基于皮肤镜的恶性黑色素瘤检测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色素瘤,又名恶性黑色素瘤,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癌症之一。黑色素瘤作为皮肤癌症的一种,具有转移迅速的特点。统计数据显示由恶性黑色素瘤导致的死亡,占据了皮肤癌症死亡的很大比例。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严重依赖于早期的及时诊断和临床干预。由于皮肤科医生在经验上的差异性和个体上的主观性,黑色素瘤的早期诊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基于皮肤镜图像的恶性黑色素瘤检测方法的研究,来解决黑色素瘤自动检测所涉及的关键技术问题。针对皮肤镜图像中皮损所具有的噪声明显、颜色各异、形态多样的特点,本文对皮肤镜图像的噪声处理,皮损分割,特征提取和分类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针对皮肤镜图像采集过程中产生的黑框,毛发及气泡等噪声,研究了皮肤镜图像噪声处理算法。利用该框架能有效去除黑框,消除毛发并且移除气泡,为后续的皮损边缘检测和特征提取以及分类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针对现有皮肤镜图像分割算法的不足,提出了基于超级像素块分类的皮损分割算法,对皮肤镜图像进行超级像素分割,提取超级像素块的特征,并训练分类器进行分类,从而得到皮肤镜图像的初始分割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超级像素算法中,颜色相似性度量对超级像素生成的影响。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后处理操作,消除皮损边缘的误分类皮肤背景,填充皮损区域中的孔洞,得到准确的皮损边缘。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超级像素块分类的皮损分割算法较现有流行皮损分割算法具有更好的准确性,特异性,灵敏度和鲁棒性。3.在皮损特征提取阶段,研究了特征设计与特征学习两种特征生成方式。针对特征设计方式,本文根据传统的临床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方法设计了一套颜色、纹理和形状特征。在特征学习方式中,主要是探讨了词组包模型与稀疏性编码模型在黑色素瘤特征提取中的作用。在词组包模型中,本文研究了词包模型,并且基于词包模型的空间信息丢失,一词多义和多词一义的情况,研究了基于频繁项挖掘的词组包模型,最后基于空间金字塔模型来解决空间信息丢失的问题。对于稀疏性编码,本文研究了稀疏编码和组稀疏编码两种模型来表示皮损特征。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频繁项集挖掘的词组模型与组稀疏模型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4.在获取图像的特征之后,使用支持向量机分别对上述的低级特征视图,视觉词组包特征视图和组稀疏编码特征视图进行二分类。为了进一步的利用低级特征视图,视觉词组包特征视图和组稀疏编码特征视图之间的互补性,本文还提出了基于多视图机制的分类器融合方法,实验表明,多视图机制的分类器融合对黑色素瘤的检测效果具有显著的提高。
其他文献
<正>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中最负盛名的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迄今已经整整50个年头了。按照凯恩斯的说法,他写此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处于国家政治中心的巫觋地位也开始不可逆转地走向边缘。巫觋地位没落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历史渊源,是各方面合力的结果。学界以往多
无锡地处长三角腹地,临近上海自贸区,经济发展基础良好。目前正着力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这对无锡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极为有利,但是近年来盈利状况有所下滑。为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番茄是上海地区主要栽培的蔬菜种类之一。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生产和销售的番茄新品种,我们引进9个番茄品种进行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欣美、浙粉202、优美表现较好,可在
锑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主要应用于阻燃剂的制造,同时在导电粉(膜)、导电浆料、丝绸金黄染料、磁性材料等战略高科技领域的应用也已成为发达国家争相研究开发的热点。中国是世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绿化造林建设也进入较快的发展阶段,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改善。但由于人口的密集,生活环境日益污染严重,全球的气候在变暖;为了加快
孙中山和陈独秀分别作为国共两党的创始人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相当高的历史地位,孙中山作为伟大的革命先行者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使得民主共和观念在
目的:优选菟丝子盐制工艺。方法:以高效液相法测定槲皮素含量,正交设计法研究菟丝子盐制工艺。结果:菟丝子盐制的炮制工艺是A2B3C1,即闷润1h后在160℃烘箱中烘制60min。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一节大学英语课堂师生话语量及百分比的分析及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教师话语和学生语言输出之间的课堂互动关系。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classroom interacti
<正>胡安江教授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一文中提到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翻译策略,指出:"实际上,葛氏的归化译法几乎见于他的每一部作品。"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