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想象力问题,大江健三郎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两个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理论上,他接受萨特、巴什拉和布莱克等想象力理论的影响,在评论和文艺随笔中始终如一地以想象力问题为核心,努力打破以私小说为代表的日本传统“虚构论” 的禁锢;实践上,他把想象力理论自觉应用于界名著的文艺批评,并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小说创作。大江健三郎把想象力作为文学创造的基本原理,在小说创作论的层面上,提出了语言-文体化、意象-分节化等问题,旨在于文学想象力的活性化;在文学社会功能的层面上,提出政治的想象力——核时代的想象力和民众共同的想象力等问题,旨在于把萨特的“文学介入说”应用于日本的批评实践——打破“天皇制”对全体化叙事的束缚。大江健三郎强调,想象力要面向未来经验,改变意象,这对于日本传统文学表现——“天皇制”禁锢下的“中心指向性”和“单一性”,无疑具有极大的冲击力。在全球化或全球一体化的当代语境中,如何开放(解放)主体的想象力,不断改变意象-语言结构,是比较文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