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国家中长期规划表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将转向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城镇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满足不断膨胀的城镇人口的需求,但是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基本以非经营性或者准经营性的建设项目为主,由于政府财政力量有限、小城镇的财力更是捉襟见肘,同时民间资本还难以涉足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因此,小城镇建设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城镇化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本文致力于小城镇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创新研究,以期缓解或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从而为小城镇基础设施及城镇化建设融资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案。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取得了以下几项成果:第一,在阐述小城镇和小城镇基础设施涵义及其分类属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及融资现状。通过文献研读和分析,总结了目前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存在的三大现象:一是功能的缺失和弱化;二是发展不平衡;三是建设规划乏力。而导致上述现象最主要的根源之一就是资金缺乏。通过对资金来源、融资方式和模式选择等分析,探讨了小城镇基础设施融资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投资主体单一,造成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二是城镇建设投融资政策和法规未能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建设及融资现状要求我们要积极探索融资新途径。第二,在冠用和扩展项目组合概念及其应用范畴的基础上,改进和构建了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组合融资模式。首先依据项目组合融资概念及其组合原则,构建了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组合融资模式基本架构,然后系统分析了该融资模式的主要参与者及其相互间的合同关系,最后探讨和总结了项目组合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第三,基于项目组合融资模式的概念、组合原则、主要参与者及相互合同关系、运作流程等相关理论,以“大汉模式”建设XX县城为例实证了项目组合融资模式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从而验证了项目组合融资模式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是可行的,丰富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