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以索绪尔提出的语言任意性观点不同,象似性强调的是语言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即理据。先前的大量研究已经表明,象似性也是语言的一个重要属性,且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如字母,单词,句子甚至标点符号等。此外,Fauconnier和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s)为语言象似性的生成和解读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作为文学形式的一种,诗歌的创作和解读都蕴含着多种形式的象似性。本文则在普尔斯的象似性理论基础上援引概念整合理论对诗歌文本进行分析。文中选取的19篇诗歌文本均在一个或几个层面上具有典型的象似性。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具普遍适用性,笔者选取了汉语及英语两种语言中的诗歌文本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象似性是隐喻思维在语言符号层面的表现,其生成和解读都离不开概念整合机制,在视觉和听觉层面,汉英诗歌均具有丰富的象似性,英语文字可以像汉字一样具有象形功能。对于象似性的解读依赖于人们本身所具备的普遍隐喻思维,通过这些已有的知识才能相应的心理空间的建构和整合,达到理解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