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D框架的“什么—”和“怎么—”汉语问答对话构式研究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nlmnbal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句法学”是当前国外认知语言学的前沿课题之一。不同于传统句法学只关注句子横向层面的语句现象,对话句法学将其拓展到语对的纵向层面,着眼对话中所体现的句法、语义、语用等特征,关注句法是怎样在交际双方的影响下建构起来的。“问答对话”是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句型,也是人类通过对话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之一,一问一答形成“问—答语对构式”。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问句”和“答语”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且这些研究大多仅关注“问句”或“答语”中的一方,从单句层面作静态分析,更未从共振角度深入探索其认知机制。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将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及对话句法理论(Dialogic Syntax)有机结合起来,构建RED框架,并以其为理论框架分析汉语中包含“什么”或“怎么”疑问代词的问答对话的认知机制。在这类对话中,答话人通过复用或部分复用问句的词语或结构,对问话人作出不同程度的应答,为问话人提供一定的信息,达到不同程度的句法、语义、语用效果,进而实现合作,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笔者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中心(BCC)穷尽性地收集到约79800对包含“什么”或“怎么”疑问代词的问答语对,采用每一百条选一条的方法共获得798对语料,并将其作为封闭语料进行RED分析,在语料描写的基础上,运用RED框架详细分析汉语问答对话构式的各部分特征,并统计频率以揭示汉民族的问答规律(详见第54页表格)。根据数据统计我们得知:从横向角度看,在汉语中包含“什么”或“怎么”疑问代词的问答语对中,句法上大多为零位共振;在语义层面上,局部对应为多数情况;在语用层面上,最大相关的情况最多。从纵向角度看,“怎么”问答语对比“什么”问答语对更不容易产生句法共振、语义对应及语用相关。本文所作的贡献如下:第一,本文尝试基于关联理论(RT),事件域认知模型(ECM)及对话句法理论(DS)建构RED框架,以揭示含特殊疑问词“什么”或“怎么”的汉语问答语对的认知机制。第二,Grice的合作原则仅从语义层面讨论了“合作”,而对话句法主要是从句法层面来讨论语言的“共振”,传统关联理论主要指意义相关,皆对“问答语对”的诠释不够全面。本文将合作和共振拓展到句法、语义、语用的三个方面,对汉语问答对话构式进行了更为全面深入的探讨。第三,笔者对“什么”和“怎么”问答语对构式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因此,本文不仅研究了汉语问答语对构式的特征和机制,还揭示了疑问代词对回答策略的影响:回答“怎么”比回答“什么”通常需要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
其他文献
目前,大量的非线性、冲击性负载使得电网中的谐波污染日益严重,电能质量日益恶化。在一些针对抑制谐波和补偿无功的装置中,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装置,它可以达到消除电
以STM32F103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嵌入式农机使用状态监控硬件系统,该系统具有农机使用状态定位、防盗报警、信息存储发送等功能。系统硬件主要由主控单元模块、无线通信模块、
探索数字文学产业化的定位和发展,分析数字文学产业化发展面临的困境:理论建构薄弱、艺术生产不完善、再生产缺乏技术和创意。提出数字文学产业化发展的建议:在理论层面,数字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信息经济等的快速发展,信用卡行业也在随着崛起,其中,信用卡积分对于进发卡与其推广使用卡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在如今的信用卡中心促销活动中,活动积分
<正>"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在未来几十年里这股力量会越来越强劲。"在新著《从丝绸到硅》中,曾任克林顿政府商务部副部长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滕教
语篇是一个有着结构层次的关系系统。小句常常与毗邻小句建立起某种小句关系,进而形成更大的意义单位。小句关系本质上是指篇章中的各种语义关系。虽然Winter,Hoey,Halliday&Has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5年-2009年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及门诊完成睡眠呼吸监测的1693名病人,经
基层公务员作为党政机关中的一支队伍,本身就承担着重要的政府职能,政府的能力如何直接取决于公务员的整体素质能力的情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为了
本论文的撰写主要建立在笔者对讲座稿《小学校长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途径》的切身翻译和译后反思之所得。该讲座稿取自2012年由中国商务部举办、东北师范大学承办的教育援外项
2013年3月,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同时要“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物质文化基础。”用中国的思想解决中国的问题,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