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旅游开发研究——以铜川市为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chine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国务院以辽宁省阜新市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开始了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实践探索。由于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明显,对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等具有重大的意义,因而成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选择。  铜川市是一个以煤炭资源为主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自九十年代后期,为了拉动经济发展、完善产业结构体系,开始根据自身资源条件进行了旅游资源的初步开发并有意识的培育旅游业,但从起步至今,其资源并未得到合理的优化配置,导致其旅游业一直处于缓慢的发展状态,未能发挥对铜川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铜川市通过发展旅游业来促进城市经济转型的合理性,并以RMP分析法为核心,构建了铜川市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首先,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角度,阐述了铜川市旅游资源现状、开发阶段及特征、制约因素等重要内容并确定了铜川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第二,采用旅游资源梯度评价赋分标准对铜川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量化分析及赋值,对其进行梯度划分,确定了旅游资源开发的梯度顺序和梯度推移策略;第三,以三大旅游交易市场为突破,形成铜川市旅游市场营销体系和创新手段;第四,以产品的空间布局、特色组合、创新打造为重点,研究铜川市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的策略和途径,构建特有的经济转型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中国平安、国美电器等知名上市企业因未防控税务风险而陷入“税务门”丑闻,企业不仅蒙受税法制裁、财务损失,而且会严重损害企业形象、声誉。对税务风险进行预测、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归根到底靠的还是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支持。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决策、创新融资、创新风
并购重组既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成熟市场已经历了五次并购浪潮。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并购活动也随着经济和股市的复苏以及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呈现出越来越频密的势头。鉴于国情、企情的不同,西方的并购研究和理论并不能普遍适用于特殊制度背景下的我国资本市场的并购行为。充分考虑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自身的突出特点,笔者认为值得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目的:探讨一般CT与多层螺旋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作用及价值.方法:采用Philips Brilliance16层螺旋CT机对120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进行扫描,分析HIE的CT表现.结果
技术创新是知识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不断涌现,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近年来,中国的GDP保持8%的增速,科技进步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趋明显。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方面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技术创新的效果差强人意。加快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证
随着我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发动机制造业成长迅速,尤其是多缸小缸径柴油机企业的发展,已经打破了21世纪初云内、朝柴、扬柴三足鼎立的局面,各个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也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片面地将企业的各环节看成独立的部分进行管控,这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也无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发展目标。价值链成本管理理论的诞生,为企业的成本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