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历史观批判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capf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历史观究竟是一种具有何种性质的理论,主要不在于把“历史”理解成什么,而在于如何来看待和把握“历史”,即以何种思维方式、实践意识来研究和把握马克思历史观的思想实质才是问题的关键。以往对马克思历史观的最大误解,就是从马克思“实践观点”思维方式向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倒退。究其根源,一方面在于“自然态度思维”的诱惑,人本能的把自己从具体的、历史的存在方式和实践活动中剥离出来,以“前康德的知性”模式,把社会历史现象设定为思维客体,进而造成了主体外在的描述历史现象的认识论假象;另一方面则源于人类心灵固有的形而上学祈向,迷恋从神圣理性、抽象自然、“生产力拜物教”等观点来解释马克思历史观。这些把外在于“人的历史”的东西强加于历史的做法,实质上是一种在观念、思维内部展开的逻辑抽象和理性思辨,这种“实体论”思维模式根本无法理解马克思历史观之真义。基于遮蔽马克思历史观思想实质的意识形态和实践观念,本文以马克思思想文本为研究依据,以对误解马克思历史观的主要观点的“批判”为逻辑线索,以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论创新为现实诉求,来把握马克思历史观的“感性的人的活动”本质及其丰富的思想整体性和具体性。由此,我将论文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并在四部分内在的逻辑关联中完整把握马克思“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观。第一部分是本文第一章的内容。我们本着“回到马克思历史观”本身的研究态度,以“在历史中”而非“超历史”的观点来把握马克思历史观创立的思想资源、问题意识、思维逻辑及理论成果的整体性。重点指出了马克思以“感性的人的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为内容、以“抽象的存在”——“资本”为批判对象的革命实践辩证法,彰显了马克思历史观的双重批判维度,既批判了“超历史”的“哲学意识形态”,又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非历史的”的永恒神话,从而真实揭示了马克思哲学批判与社会现实批判相统一的“新唯物主义”精神实质。第二部分由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构成。这部分我们认为,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内在于实践”来理解事物、现实、感性的思维方式和“改变世界”的价值旨趣,才能具体把握马克思历史观的理论内核和“辩证法”特质。进而,在由实践活动所展开的人、自然、社会的否定性统一关系中,理解人的历史生成本性,把握人的实践活动、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和目的性指向。因此,我们认为“历史规律”实质上是人的活动规律,它内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在现实的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所谓“社会历史”乃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现实环境和存在方式,人不仅是社会历史活动的实际承担者,而且是社会历史活动的能动创造者。正是这种赋有自觉目的的主体活动创造了社会历史,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人类自身生命生成的过程。第三部分涉及本文的第五章内容。马克思真正立足于“人的现实历史”的历史观终结了以往哲学“对抽象的人的崇拜”,将“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从而实现了以“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取代了以“对抽象的人的崇拜”为核心的“费尔巴哈的新宗教”;同时,也正是马克思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历史条件。因此,马克思的“两个发现”既是“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与人类解放的价值理想相统一的“革命宣言”,也是哲学批判与社会现实批判内在一致的“新历史观”。第四部分是本文最后一章的内容。面对人类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我们应如何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历史观,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历史观念,实现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化,真正解决当代中国人与社会的历史发展问题,这是本论文研究的落脚点。马克思历史观不是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开放的、不断进行自我批判的、追求人类自由解放的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社会交往关系日益丰富化和复杂化,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也发生着重大变化,人与社会发展领域不断面临着诸多新的矛盾和难题。在这种背景下,理论研究不但要保有当代中国人的自我意识,更要满足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因此,我们在深入研究马克思历史观思想的同时,自觉探寻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立场和体现中国特点的研究方式,用自己的头脑和方法独立地思考当代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问题,力求创造属于当代中国人自己的哲学理论与历史观念。
其他文献
前言:肠易激综合征(irr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组肠道功能障碍综合征,无任何器质性或生化指标的异常,其主要症状是腹部不适和(或)疼痛及慢性间歇性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
礼仪是高等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教师应该结合院校自身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找到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高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
城管污名化是城管执法者被贴上侮辱性标签致使其拥有或被相信拥有某些贬抑属性和特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外部污名化和自我污名化。城管污名化的形成机理在于城管执法相关法律
现代机械制造业向着智能化、集成化、柔性化的先进制造模式方向发展。CAD/CAM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随着造型工具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图形软硬件技术的发展,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方面的内容:1.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研究了CZ法制备的SiGe合金材料(单晶、多晶)的红外吸收谱图;2.研究了Ge浓度与SiGe合金热电转换性能的关系。 利用FT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正之前,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学界呼声甚高,但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着"地方立法踊跃、全国性立法态度谨慎"的特征。由于实践探索时间较短且公益诉讼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金属带材板形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作为评价金属带材板形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的平直度的控制和改善显得日益重要,通过连续拉伸弯曲
相变纤维(PCF)已被广泛研究并用作高性能非织造布和涂料。随着纤维制造技术的发展,静电纺超细PCF已经被开发和研究。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对超细(亚微米)PCF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以聚丙烯腈(PAN)和石墨化氮化碳(g-C3N4)共同作为碳/氮前驱体材料,醋酸亚铁作为铁源,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热解法制备了系列铁氮共掺杂的碳纤维基复合碳材料(Fe-N-CFC),
综述RTG油改电、混合动力RTG、RTG和集卡油改气及岸基变频供电的港口节能减排新技术研究实践,表明新技术可以实现节约能耗、降低成本、减少排放的效果,提出新技术推广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