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税务信息化开始于1983年。近30年来,各级税务部门紧跟时代潮流,围绕税收征管这一核心业务,着力加强税务信息化建设,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推动了税务工作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税务系统也成为我国政府各部门中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发展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行业之一。但是,客观地说,发达国家税务信息化相比,与国家对税收工作的新要求和纳税人对税务工作的新期待相比,税务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本文将以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作指导,结合基层国税部门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成果,剖析税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依据、研究现状、比较借鉴、对策建议等方面,就我国税务信息化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税务部门提高征管水平、推进依法治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论文介绍了税务信息化的含义、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其次,介绍了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我国税务信息化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老化、应用系统有待整合、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隐患、信息化建设人才不足等,原因分析主要有税务信息化认识程度不高、税收征管体制尚不完全适应信息化发展需要、尚未建立统一高效的信息化规划体系、体制机制不完善等。
最后,结合发达国家税务信息化的经验做法,提出了我国税务信息化的发展应该有针对性的集中解决一些突出问题的对策建议:提高重视程度,扎实稳妥推进税务信息化建设;实施征管改革,为税务信息化建设创造必要条件;加强业务系统整合,搭建税务信息化应用平台;强化数据分析,探索税务信息增值应用;打造专业队伍,为税务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