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院校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dow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关键要有农业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农业高职院校是涉农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为农业现代化建设输送、储备人才。本文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探讨农业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服务于区域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现代农业的人才需求,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构建农业高职院校涉农专业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对农业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有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构建建议。本文通过对农业高职院校涉农专业就业导向、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当前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目标定位偏差、人才培养基础条件不够完善、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为农服务意识的教育较薄弱等问题。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深入分析了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场校合一、紧跟农事、且耕且读、全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校企合一、学做一体、项目导向、循环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等,总结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特点:依托广东省农业产业群,构建南亚热带农业产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打破固定学期、学年制,实施“产教融合”、“以农时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循环递进”实施全程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两课堂互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创业能力;“至土至洋”,培养学生适应海外就业能力。提出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应努力构建以服务区域现代化农业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以完善人才培养路径为关键、以加大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力度,从产学研多方位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为重要内容、重视培养学生为农服务软实力为保障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业群对应区域农业产业群、涵盖产业链,强抓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农业人才市场需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特点灵活采用教学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区域“三农”发展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专业教育、就业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实践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择农、爱农、事农,使涉农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农业企业能真正地“用得上、留得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采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接诊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胎盘多肽注射液对大鼠放射性肠炎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生理盐水组、C组为地塞米松组(1.425 mg/kg)、
介绍卧式辊磨机新型钢渣粉磨技术、设备以及工艺流程,通过与现有钢渣粉磨技术、设备、工艺流程进行对比,证明以卧式辊磨机为核心设备的粉磨系统最适合钢渣微粉粉磨工艺的需要
<正>祖国大陆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山水画作品,相传是隋代画家展子虔(约公元550-604年)的《游春图》,目前藏于故宫博物院。此画为绢本,青绿设色,高43厘米,宽80.5厘米,画上有宋徽
铪材因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是反应堆控制棒的首选材料。在反应堆控制棒用铪材研制过程中,对化学成分、机械性能、腐蚀性能、物理性能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铪材制造
消除贫困是全人类共同的任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有超过6亿人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从70%多降到现在的7.2%,取得了“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快速度的大规模减贫”的“中国奇迹
日语敬语是日语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本文从敬语的使用场合、敬语的作用、敬语的表现形式展开分析,指出敬语使用过程中误用、混用的现象,并给日语学习者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碧玉兰的种子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碧玉兰种子萌发的最佳配方为:MS+NAA 0.5 mg/L+AC 2.0 g/L+蔗糖30 g/L+椰汁100 g/L,播种后50 d左右,可以形成绿色的原球茎(PL
核桃无性繁殖困难一直是困扰核桃快繁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而组培过程中污染的发生及植物组织的褐变更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分析造成污染和褐化的原因,并总结前人在实践过程中的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鳞片为外植体,采用1/2MS+0.8 mg·L-1 6-BA+0.2 mg·L-1 NAA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消毒时间的外植体消毒效果,探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抗坏血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