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市场环境下,精益生产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是企业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必然选择。我国接触与学习精益生产已30多年了,但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仍落后于国外。在我国,对于尚未进行精益变革的企业应从何处入手,已实施精益的企业应使用怎样的方法来评估精益化程度、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方向,从而促进我国精益生产的顺利推行等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测量企业精益化水平的角度进行研究,在对我国企业实施精益变革的特征、结构和评估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精益生产成熟度的基本概念、测定指标和测量方法,将研究结果应用到我国企业的精益生产实施进程的评估和提升改进中,从而为我国精益生产应用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指导。 通过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的基本思想,本文提出精益生产成熟度的概念与等级定义,并形成测定的思路与方法、成熟度曲线与相应的测量模型,对企业精益化水平进行纵向与横向的评估与量化分析。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本文通过参考以往的相关研究,分析现有精益评价方法的不足与我国企业在实施精益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从文化意识、基础保障过程、人的因素、精益制造过程四个维度、95个指标来构建测量精益成熟度的指标体系。本文选择柳州30家不同规模与供需关系的企业进行精益生产成熟度的测定实证研究,应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每个维度的综合能力得分,通过成熟度测量模型输出4个维度成熟度值与相应的提升措施,然后应用加法合成规则将4个维度的成熟度值合成整体成熟度值,确定发展的等级阶段,以此多角度反映企业精益实施进程、存在的问题以及与领先企业的差距等。最后,通过计算成熟度的偏离系数、协调度、提升率等数据,对企业精益生产成熟度的提升方案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有较高执行性的合理化方案。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是构建了精益生产成熟度的评价体系、测量模型与提升方案的量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正迫切需要一种科学的测量工具来评估与指导精益变革;精益化水平不仅与企业规模、生产环节有关,更与生产以外的企业文化、员工等因素有关;企业的精益变革是一个阶段式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完成一个循环后才能进入更高级的循环。本文的成熟度测量模型能全方位的评估企业精益化程度,找出薄弱环节与优势,导出相应的改善提升方案,同时能为尚未实施精益的企业评估现状,指引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行精益化转变,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