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尤其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成为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点。而作为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环节的,便是职业经理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起的主导作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也成为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再度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掀起研究热潮。与此同时,职业经理人作为企业聘任的专业管理人才,与国企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也引起国资委高度重视。政府相继出台大量文件加强对国企管理人员的日常监管以及全面考评力度,规避国企管理人员过度在职消费、短期行为、贪污受贿和“内部人控制”失控等问题,并对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不称职的管理人员及时进行调整。但这些政策文件中并未将职业经理人作为一个独立群体,而是一同纳入国企管理人员范畴进行监督考核。基于此,如何针对职业经理人这一特定群体进行有效的考评,规范约束职业经理人行为,建立国企混改背景下的职业经理人全面业绩评价体系是现阶段国资委的关注重点,也成为整个职业经理人制度构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在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基础上,集中探讨竞争性国企“混改”中的职业经理人的经营业绩评价问题。通过对前人研究的归纳梳理,基于平衡记分卡(BSC)与经济增加值(EVA)整合视角,从财务评价、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社会责任以及生态环境六个维度出发,选取了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职业经理人业绩水平的评价指标共26个,运用调查问卷搜集专家评分结果,引入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评价模型,确定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价二级指标以及三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二级指标财务评价、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社会责任以及生态环境的权重分别为0.4105、0.2417、0.1423、0.1088、0.0617、0.0350。并以Z公司总经理为对象,运用模糊评价法实证分析了 Z公司总经理2016年的业绩水平,最终形成Z公司总经理业绩评价指标综合评分结果为86.519分,位于良好的等级水平。本文划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开篇简单回顾国企改革的进程和政策,找出目前国企在混改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然后展开讨论研究意义、目的和创新点,并确定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本部分主要对委托代理理论、平衡记分卡以及经济增加值等理论基础进行归纳梳理,对国企混改研究、职业经理人及其业绩评价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第三部分为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价指标设计,分析竞争性国企内外部环境对指标选取的影响,结合国企混改的大背景,提炼出衡量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价的重要指标。第四部分为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价体系构建。设计出竞争性国企“混改”中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价指标权重调查表,通过调查问卷收集专家评分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业绩评价模型,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第五部分为Z公司职业经理人业绩评价实证分析。运用本文构建的业绩评价体系对Z公司总经理2016年的业绩水平进行评价。最后一部分为论文的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在此部分总结全文的研究情况,提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同时对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加以说明,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