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产生源和排放源,在全球甲烷人为排放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全球温室效应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甲烷排放差异并阐明与甲烷释放潜能之间的关系,对水稻高产栽培和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有重要意义。本文试验选用20个早稻品种和20个晚稻品种开展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早稻品种和晚稻品种根系特性与甲烷传输能力的关系,以期为不同水稻品种甲烷排放差异形成机理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水稻品种的甲烷传输能力差异显著。杂交早稻中长两优35的甲烷传输速率为0.117 m mol/m~2/s,显著低于陆两优171、杰丰优1号、株两优19、金优268和株两优819,杂交早稻最低甲烷传输速率品种与最高甲烷传输速率品种的差异约为82.5%;常规早稻中的中早39的甲烷传输速率为0.103 m mol/m~2/s,常规早稻最低甲烷传输速率品种与最高甲烷传输速率品种的差异约为90.8%。杂交晚稻中丰源优299的甲烷传输速率为0.054 m mol/m~2/s,最低甲烷传输速率品种与最高甲烷传输速率品种的差异约为91.4%;常规晚稻4个品种间平均甲烷传输速率差异不显著。杂交早稻的全生育期平均甲烷传输速率小于常规早稻的甲烷传输速率,差异为5%;杂交晚稻的全生育期平均甲烷传输速率小于常规早稻的甲烷传输速率,差异为74.0%。水培试验条件下杂交稻和常规稻的甲烷传输速率没有明显的品种差别。(2)与水稻甲烷传输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的指标分别是根系铁载体含量、根系比表面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水稻根系氧化力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水稻甲烷传输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的根系指标是根重、最长根长。甲烷传输速率与根系比表面积的相关系数是0.486,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重的相关系数是-0.405,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甲烷传输速率与活跃吸收面积的相关系数是0.320,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最长根长的相关系数是-0.280,呈显著负相关(P<0.05)。晚稻甲烷传输速率与根系铁载体含量相关系数是0.496,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根系比表面积的相关系数是0.342,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甲烷传输速率与活跃吸收面积的相关系数是-0.420,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株高的相关系数是-0.398,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3)在选取的试验品种中,杂交早稻低甲烷速率传输品种是:潭原优4903,株两优17,陆两优996,金优212,株两优819,株两优189;常规早稻低甲烷速率传输品种是中早39,中嘉早17,湘早籼6。杂交晚稻低甲烷速率传输品种是准两优608,深优9586,凤两优296,资优299,丰源优299。常规晚稻低甲烷速率传输品种是湘晚籼13,玉珍香,黄华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