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A基因型检测及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第一军医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8778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HPA基因型检测方法,探讨临床因HPA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解决方案。 方法: 1、针对不同型别HPA基因间的差异,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SSP方法,检测HPA(1-5)基因型: 2、HPA抗体筛选及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法及Capture-P方法: 3、对合肥地区的献血人群进行了HPA基因多态性调查,并建立已知HPA型的血小板供者登记库; 4、对多次输注血小板效果不良的患者进行了抗体筛选,并对因HPA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等患者输注HPA基因型相合的血小板。 结果: 1、采用PCR-SSP方法检测HPA(1-5)基因型,敏感性强,特异性高,重复性好。 2、合肥地区献血人群HPA(1-5)基因中,HPA-4a 基因频率最高(0.993),其次为HPA-1a(0.973),HPA-4b基因频率最低(0.007),其次是HPA-1b(0.027);同时,建立了一支150名献血者组成的已知HPA型血小板供者资料库。 3、在32例血小板输注无效者中,6例检定为HPA抗体引起,其中4例为HPA-1a抗体,2例为HPA-5b抗体; 4、对6例HPA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者,在血小板供者库中选择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采用PCR一SSP技术检测H以(1一5)基因型,在相同的扩增条件下,一次扩增可检测出H以(1一5)全部基因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对献血员的H以基因多态性调查可以建立血小板供者库,能够有效地解决因H以抗体引起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其他文献
本研究的目的是在本研究小组对低剂量辐射(5cGy)诱导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适应性反应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1)以荷瘤鼠(淋巴瘤)肿瘤体积为指标,探讨肿瘤形成后低剂量
在全球范围内,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增高.临床上约有40%的前列腺癌在确诊时已进入晚期,失去了根治机会,主要依靠激素治疗来延缓肿瘤生长.虽然80%左右的前列腺癌在开始治疗时
目的:探讨组织化学染色法用以鉴定血吸虫体外培养细胞来源或种类的可能性;观察用血吸虫童虫活细胞诱导小鼠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经消化处理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