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由于浒苔爆发而引起的“绿潮”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沿海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每年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治理浒苔。本研究根据浒苔的特点,利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将其开发成为水产动物的饲料添加剂,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根据形态特征,将采集的厦门海域浒苔进行分类,并分析其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浒苔(Enteromorpha)的优势种类为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肠浒苔(Enteromorpha intestinakis)、条浒苔(Enteromorpha clathrata)。缘管浒苔、肠浒苔、条浒苔水分含量分别为9.55%±0.05%、8.33%±0.08%、9.17%±0.10%;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3.15%±0.91%、30.45%±0.28%、26.13%±0.91%;粗脂肪含量分别为0.26%±0.06%、0.38%±0.02%、0.31%±0.01%;灰分含量分别为17.10%±0.94%、14.24%±0.15%、13.51%±0.31%。3种浒苔样品的17种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0.99%、20.23%和19.4%;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EAA/TAA)分别为35.26%、35.89%和36.30%;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分别为54.46%、55.98%和56.99%。就风味氨基酸而言,均是鲜味氨基酸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含量最高,其次是甜味氨基酸丙氨酸(ALA)和甘氨酸(GLY)。重金属元素测定结果表明,铜元素含量均低于18mg/kg,有毒有害元素均未超过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结论:厦门海域浒苔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绿色藻类,能够成为优质饲料原料。(2)以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浒苔超微粉和发酵浒苔对星洲红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生长性能、胃肠消化酶活力及血清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以探索浒苔超微粉和发酵浒苔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效果及最佳添加量。以平均质量4.69±1.98g,体长为5.16±0.0.63cm的星洲红鱼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2%、3%、4%、5%的浒苔(Enteromorpha)超微粉,饲养周期49d。结果显示:在星洲红鱼的饲料中,添加浒苔超微粉后其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有提高,其中5%添加量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5.4%,8.0%,5.7%,饲料系数降低了10.7%,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5%添加组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血清总蛋白,分别提高了19.4%,48.1%,29.5%,30.3%,8.7%,并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5%添加组中肠蛋白酶、胃淀粉酶、胃脂肪酶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15.7%,33.3%,16.3%,差异显著(P<0.05),;胃蛋白酶、肠淀粉酶、肠脂肪酶分别增加了21.3%,52.3%,28.2%,差异极显著(P<0.01)。发酵组结果显示:添加4%发酵浒苔时,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均到达最大,分别提高了12.95%,11.31%,饲料系数降低了20.76%,肥满度提高了22.44%,并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从1%-4%的发酵浒苔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SZ)、血清总蛋白也在增加。在添加量为5%时,开始降低。胃肠组织蛋白酶在添加2%、3%的浒苔时,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在添加3%浒苔时,胃肠组织淀粉酶活性达到最大(P<0.01)。添加1%-4%时,胃肠组织脂肪酶均表现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本研究说明了浒苔超微粉和发酵浒苔可以作为星洲红鱼的饲料添加剂使用,添加5%的浒苔超微粉和4%的发酵浒苔均可以显著的促进其生长和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饵料系数,且能促进非特异免疫水平提高。(3)以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浒苔超微粉和发酵浒苔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胃肠消化酶活力及肝胰腺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以探索浒苔超微粉和发酵浒苔作为饲料添加剂的效果及最佳添加量。以平均体质量为1.20±0.51g,体长为4.23±0.60cm的凡纳滨对虾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2%、3%、4%和5%的浒苔(Enteromorpha)超微粉,饲养周期28d。结果显示:在凡纳滨对虾的饲料中,添加浒苔超微粉后其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均有提高,其中3%添加量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35.0%,7.1%和27.8%,饲料系数降低了5.4%。肠淀粉酶,胃肠蛋白酶和肠脂肪酶均是在3%组达到了最大值,分别增加了29.4%,51.7%,53.3%和37.1%,胃淀粉酶在4%组,胃脂肪酶组2%组效果最佳,分别提高了29.0%和23.9%,并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但3%组效果与其相差不大。酸性磷酸酶(ACP)在5%添加组效果最佳,比对照组增加了41.4%。碱性磷酸酶(AKP)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均是3%组达到最大值,分别增加了33.5%和49.8%。3%浒苔添加组的酚氧化酶(PO)值最大,是对照组的11.4倍。而添加发酵浒苔后其增质量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及成活率均有提高,其中3%添加量效果最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30.1%,4.0%,18.5%和4.2%,饲料系数降低了9.6%。胃肠淀粉酶,胃蛋白酶及胃、肠脂肪酶均在3%组达到最大值,相对于对照组,分别增加了44.8%,42.5%,47.4%,,40.6%,52.9%,肠蛋白酶在2%组效果最佳,提高了39.1%,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酸性磷酸酶(ACP)在4%添加组效果最佳,比对照组增加了44.1%。碱性磷酸酶(AKP)、总超氧化酶歧化酶(T-SOD)均是3%组达到最大值,分别增加了47.1%,44.2%。发酵浒苔3%添加组的酚氧化酶(PO)值最大,是对照组的17.9倍。本研究说明了浒苔超微粉和发酵浒苔作为凡纳滨对虾的饲料添加剂使用,最佳添加浓度均是3%。综上,将浒苔深度加工开发成为水产动物的饲料添加剂,是具有可行性的,但针对不同的水产动物,需要进一步研究其最佳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