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结束,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学随之进入了崭新的时代。我们在谈到八十年代文学时,总会不经意间想起五四时期的文学。八十年代文学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把五四时作家的“启蒙”与“文人意识”进行重现,再次建立重视文学本身的价值立场的过程。同时,八十年代作为关键的转折时期,不仅上承五四时期,且下接九十年代。九十年代文学总体上对八十年代文学表现出厌弃的态度,对八十年代的启蒙叙事进行反思,进而走向了具有自身特色:或探寻古典文化,或走向身体叙事,或迈进民间话语。在这个关键的八十年代,女作家作为重要的群体参与了这伟大的历史变革。由于人的解放,女作家带着她们的作品大量浮出地表。她们带着自身的书写特性,表现了与男作家不一样的生命写作。而爱情作为世界性的文学母体,从来就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一方面文学可以表现最具个性特征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爱情饱含了丰富的社会内容,能够走向人性深处,让我们认识到自身的生存状态。所以笔者就把写作的角度定为“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爱情叙事”。在整个特殊的八十年代,爱情书写一直紧跟潮流。女作家作为这一时代的有力参与者,凭着自身独特的性别差异,让长期被压抑的女性情感借助“解放”的春潮喷涌而出,创作出不一样的爱情体验。本文试图对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爱情叙事进行一个完整梳理,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从“爱情叙事的多重变奏”角度出发,把八十年代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描写分别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意识形态框范内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纯粹爱情、魔幻与游戏中的爱情和日常叙事中的爱情。在对八十年代爱情叙事进行一个梳理以后,第二章表现的是“在爱情书写中女性的自我追寻”,在这一章中,表现的是女性最初对爱情的权利的争取与尊严的获得,继而在爱情中不断地抗争,最后有所突破。同时,这突破还体现在女性在性爱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性爱中,她们不再是逆来顺受的一方,而是本能与欲望的化身。第三章是女作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独特艺术追求:叙述角度的多样化以及叙述话语的独特性,她们与男性作家相比有着独特的异性差异:宏大叙事与经验写作的差别、自恋意识与自省意识的区分、传统价值的坚守与超越。本文发现,八十年代女作家的爱情书写呈现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深入透视,既让我们认识到八十年代的女性在爱情中的处境与感受,进而折射出女性的社会地位与解放历程,同时也走向了人性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