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防火墙对抗技术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s0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现实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的安全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众多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中,防火墙技术的使用率最高,因此成为了计算机网络安全对抗的研究重点。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础,是被设置在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的一系列部件的组合,是不同网络或网络安全域之间信息的唯一出入口,能根据安全策略控制出入网络的信息流,且本身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 在防火墙对抗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攻击和防御技术作为其不可或缺的两个领域,相辅相成,相互借鉴。一方面防火墙的攻击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另一方面防火墙的防御技术从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用性、可靠性以及不可否认性等各个方面不断地加强网络安全体系。 首先,本文在分析了现有防火墙攻击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信任主机的防火墙穿透技术,并且构建了一种防火墙穿透评估模型,从穿透级别、穿透质量以及穿透隐蔽性这三个方面对穿透技术进行性能评估。利用该模型,对本文提出的基于信任主机的防火墙穿透技术本身进行理论评估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实现了防火墙穿透功能,并具有良好的穿透质量和隐蔽性。 此外,本文在分析IPv6网络安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防火墙与IPSec协议协同工作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基于IPSec协议的分层防火墙安全机制。其核心思想是使用网关级防火墙和终端级防火墙相互协作,利用基于SA的防火墙规则库完成对数据包的检测,使防火墙在基于IPSec协议的网络中有效的保护内部网络安全。和现有的解决方案相比,该机制减少了对网络的影响,有效地将IPSee协议和防火墙机制结合,共同保护网络的安全。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网格计算进行了简单概述,包括网格技术的发展、网格定义、网格特性以及目前较为流行的网格体系结构。网格作为一种新模式的分布式计算基础架构,因其资源和服务的异构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WWW来实现信息共享和查询,某些流行的站点可能因为访问用户过多而导致服务质量下降。为了增强服务的可用性和改善网络的流量分布,人们在网络中布置镜像
随着人们对移动性的追求,以3G技术和无线局域网技术为代表的无线网络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无线网络的角色从有线网络的补充逐渐转变为有线网络的有力竞争者,给有线网络带来了巨大的
图是计算机科学中最常用的一类抽象数据结构,特别适合表达现实世界中各种复杂的关系。在图数据挖掘领域中,有很多算法需要多次迭代才能得到最终结果。针对这一需求,基于BSP模
公众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投资规模小、见效快、性能价格比高的通信系统,是现今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补充,所以运营商正在或将要把集群通信的业务特征引入到公众移动蜂窝网络中,提供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知识的不断更新,作为传播知识重要载体的图书,其数量急剧增加,各图书馆馆藏亦显剧增之势,给馆藏造成巨大压力。为提高藏书质量,缓解馆藏压力,根据图书
伴随着科技不断的日新月异,推陈出新。信息家电,手持设备,无线设备等个性化设备的出现,相应的硬件和软件的迅速发展。许多设备都配有Intel,MIPS,摩托罗拉等公司生产的32位微处理器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和技术的成熟,我国3G商用化指日可待。3G业务的成功开展需要强大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OSS)的支持。综合帐务系统作为BOSS系统的核心子系统之一,其功能是
无线局域网(WLAN)因其频带免费、接入方便、易于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因而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它的安全性问题也同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无线局域网安全的最大问题在于
虽然Web搜索引擎已经可以很好地帮助用户找到所需要的结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用户的信息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类信息需求通常很难通过一次简单的Web搜索实现,而需要用户进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