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奥德赛: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相思诗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jc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关于爱情的文学作品中,虽然方法多样,但母题是一样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也是如此,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用如此多的隐喻赞扬爱情。多种隐喻的本体只有一个,一对多的关系,用拓朴心理学来解释,恰到好处。令人惊喜的是,这些隐喻在内容上大多属于传统宇宙论的范畴:四大元素,四种体液,星星等,还有被宇宙影响的人们。传统宇宙论的意象选取是莎士比亚一大特色,而他使用的原因,是他深厚的美学功底与卓越的语言驾驭技巧。从十四行诗第18首开始,莎士比亚对爱情的理解随着时间变化也经历了激烈的变化。爱情成长的速度,在与爱人分离时达到了最高水平。在十四行诗第27首与第43首中,异地让诗人有了强烈的欲望,他看到了爱人的幻影,可惜单单欲望只带来了痛苦;十四行诗第44与45首中,通过对四大元素的运用,距离带来欲望与一丝思考,在痛苦中,诗人为了转化欲望作出的努力昭然若揭。十四行诗第50首与51首,在远离爱人与靠近爱人的旅途上,诗人虽经历了欲望的折磨,但相聚的喜悦与力量战胜了一切阻碍。十四行诗第97,98,99,113首,别离还在继续,但诗人的眼界开阔了,四季花果园的意象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和谐,感情超然事外,不再受欲望的摆布,因为远在天边的爱人已近在咫尺:他在每一个自然事物之中,在宇宙之中。距离在爱情中的奥秘,依然可用拓扑心理空间理论来解释。莎翁对传统宇宙论的运用独具匠心,他对宇宙意象的选取,不仅因为它们是文艺复兴约定俗成的思维模式、表达方式,还因为他不赞同传统宇宙论的秩序,想用旧瓶装新酒,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在传统宇宙论的秩序模式里,爱人只是凡人,只是位于秩序之琏的中部。莎翁比之前的十四行诗诗人彼德拉克,龙沙,锡德尼,斯宾塞等更进一步,出于巨大的爱,他不惜动用一切修辞与逻辑,重新安排宇宙秩序,将爱人的地位无限升高。对艺术作品地位的争论古已有之,但从外界到内心的转向的巅峰在雪莱的时代才完成,在文艺复兴时期,莎翁的实践无疑是超前的。利用宇宙意象,颠覆宇宙秩序,只为了书写爱情,莎翁在离别诗中的表现,是传统与个人才能结合的优秀例子。
其他文献
随着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将认知理论运用到其他学科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作为认知科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范畴化一直备受关注,而范畴转换亦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学界
自改革开放以来,翻译界在我国对外宣传的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译语文化的差异及水平的不等,对外翻译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和研究,有关对外
《洛丽塔》是当代著名的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一部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自从1955年它出版以来,就在文学界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并且它一直是20世纪最具争议的小说之
“双亮双看”,构建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平台;  “四献四促”。构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平台;  “五抓五推”,构建党企发展“双赢”平台。  在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夹江县紧紧围绕非公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积极搭建“三大平台”,创造性地开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增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  针对非公企业党员不愿亮明身份、“口袋”党员多的实际情况,夹江县非公企业党组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