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街道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j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社会经济转型已逐渐从增量土地外延式扩张转向存量土地优化更新,直接影响了物质空间载体——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城市规划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手段,随即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城市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是公共资源合理有效的分配;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规划和有效建设也是城市治理的内在要求。以城市更新为契机,优化城市公共资源从而适应城市发展的要求、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意愿。本文立足规划视角,首先简要回顾上世纪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理论,并总结出旧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所涉及理论:生活圈理论、区位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精明增长理论,作为论文理论研究基础;紧接着梳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技术: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配置方法和供给模式,以此作为实证研究的技术基础。接下来简要概述国内旧城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问题,详细阐释了重庆市公共服务设施研究及实践情况;并总结出进一步的研究重点:存量更新时代旧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有待探索。案例借鉴则重点探讨转型期理念创新的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措施。实证研究部分,以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街道作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街道级和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二者作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不仅是居民生活的基本保障,其规划影响更是直接反映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首先整体概括街道现状、总结居住主体特征。再归纳旧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影响因素,以此作为依据确立综合分析视角的三个分析要点:规划实施情况、区位影响和需求特征。通过问卷调查和社区访谈获取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使用的特征和意见;梳理街道内七个大项公共服务设施并综合评估专项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情况。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择取参照各专项规划文本、《重庆市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2014)》和《重庆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2005)》。通过综合分析视角发掘街道内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现存问题,并依托理论研究、技术基础和先进案例的经验,提出针对七星岗街道公共服务设施具体问题的优化策略。在物质空间优化层面,划分两级生活圈统筹街道、社区两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在实施保障层面具体提出规划管理、国土管理、社区管理、资金来源和实施机制五大保障策略,并验证空间优化合理性。最后,总结出七星岗街道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优化框架,和旧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技术指标控制的优化建议,形成较完整且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实践指导体系。本篇论文通过对七星岗街道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优化的探索研究,完成城市进入存量建设阶段旧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的一次探索,对我国旧城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具有实践意义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必须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自己的一项必修课,不断实现自我改造、自我提高。本文从新时期党员干部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
德国很重视保护历史城镇。梳理了从19世纪早期至今的德国历史城镇保护思潮的演进,并对目前德国的城市遗产保护体系进行介绍与分析,重点对“具有历史核心区的城市”以及“城市
大一新生适应期教育,是帮助大学新生由高中教育转向大学高等教育的辅助性适应教育。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是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和掌握知识转变为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动手能力和
在物理课堂中,了妙地渗透体验学习,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正>2018年4月27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进入发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