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树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科研、文化和景观价值。本文以全州县古树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全州县第二次古树普查数据,对全州县古树资源现状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然后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和树龄等级划分进行抽样,确定抽样古树,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古树进行景观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普查数据统计分析表明:全州县古树共有1897株,隶属26科39属44种,以三级古树为主,呈金字塔形结构。其中,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是构成全州县古树资源的主体树种。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7种,共1280株,约占总株数的67.47%,权属以集体为主,大部分古树能够得到国家或集体的保护和管理。古树生长状况良好,主要集中在乡村街道,与人类关系密切,可供挖掘的古树景观资源丰富,但以散生分布格局为主,管理维护存在难度,同时古树资源开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古树观赏特征以观形观干为主,其中国槐(Sophorajaponica)、翅荚香槐(Cladrastis platycarpa)和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等15种树种,可作为全州县园林绿化的骨干树种。全州县古树文化资源种类较多,但数量较少,且流传度较低。(2)通过以ArcGIS空间分析抽样为主,树龄等级抽样为辅,确定抽样古树165株,隶属15科18属18种,其中特级古树4株,一级古树34株,二级古树7株,三级古树122株。(3)在全州县古树景观评价体系中,指标层的15个指标权重排序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树龄等级>文化>生态功能>全州县树种稀少度>姿态>与生境的协调性>色彩=季相变化>生长势>胸径>干扰度>树高>芳香>冠幅。说明国家级重点保护树种、树龄等级和文化3个指标是决定古树景观的主要因素。而冠幅排在最末,反映了目前古树冠幅还未引起高度的关注与重视。(4)通过对抽样的165株古树进行景观评价。古树景观以Ⅲ级为主,平均得分2.7884,古树景观整体水平一般。从3个乡镇的古树景观分析,才湾镇古树景观整体较好。从树龄等级来看,树龄等级越大,古树景观等级相对越高;从各指标等级分析,生态功能最好,干扰度和文化等较低,且部分指标间具有影响性。(5)针对全州县古树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清理古树周边杂物,改善古树生长环境;设立专项保护资金,运用科学技术防护;美化古树周边环境,提升整体景观效果;建立古树信息网站,号召全民参与保护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