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永济先生未刊手稿《魏晋玄风》是他民国时期魏晋文学的教案。其手稿为:大箱本,毛笔楷抄,一册,散页,无页码标号,无标点。现馆藏于吉首大学图书馆。《魏晋玄风》主要内容为:庄子《逍遥游》、《齐物论》、《德充符》、《人间世》文句摘录及辩误;楚辞中有关屈子放流的《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文句摘录及辩误。刘永济先生通过对庄子、楚辞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文句摘录及辩误,阐释了儒道合一的魏晋玄风的文论思想。提出了魏晋玄风实际上是由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以儒家经典名著注释为依附,以谈玄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时风。刘永济《魏晋玄风》文论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刘永济追求道家“自然无为”的为文观。刘永济先生《魏晋玄风》通过对庄子《逍遥游》、《齐物论》、《德充符》、《人间世》文句摘录及辩误,阐释了“读庄札记”中的三个为文观点:自然素朴之美;无欲无为之美;善之美。刘永济认为“为文”应以自然朴素、无欲无为的思想为出发点,因此反映出道家思想是《魏晋玄风》的形成基础。二、刘永济追求儒家“仁善美”的为文观。刘永济先生《魏晋玄风》通过对楚辞中有关屈子放流的《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文句摘录及辩误。阐释了“楚辞辩误”中的三个美学观点:本善美;博仁美;自怜美。刘永济认为儒家的仁善美是“为文”的追求目标,同时也是落脚点,儒家经典作品是《魏晋玄风》的重要依附。三、刘永济《魏晋玄风》“儒道合一”的文论观。刘永济先生《魏晋玄风》通过对庄子《逍遥游》、《齐物论》、《德充符》、《人间世》和楚辞中有关屈子放流的《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文句摘录及辩误,阐释了自己儒道合一的魏晋玄风文论思想。他认为在文学上魏晋玄风就是以道家思想为哲学思想基础,以儒家经典为具体文本依附,儒道互补的具有时代代表意义的文风。刘永济先生《魏晋玄风》打破了传统的儒家玄谈的文学界定,从作品文句摘录及辩误入手,提出了儒道合一和儒道互补新的美学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魏晋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