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讨3-溴丙酮酸(3-Bromopyruvic acid3-BrP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皮下种植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为3-溴丙酮酸进行临床试验及其进一步用于临床治疗胃癌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1.细胞培养、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组体外培养低分化人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皮下注射法将细胞种植在70只裸鼠(BALB/c)右侧腹股沟区,1周后选出肿瘤直径在0.5cm左右的裸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5-FU组、3-BrPA低、中、高剂量组、PBS(PH7.4)组,每组10只裸鼠。2.给药配制高、中、低剂量3-BrPA,分别为:高:0.267mg/ml中:0.223mg/ml,低:0.185mg/ml,5-FU组:1.5mg/ml,分别在每组裸小鼠肿瘤周围皮下注射0.2ml相应剂量的5-FU3-BrPA、 PBS缓冲液等药物,每天1次,连续注射4周。3.检测首次给药前与末次给药24h后分别用精密游标卡尺测量每只裸小鼠肿瘤体积,计算肿瘤的体积抑瘤率;末次给药24小时后颈椎脱臼法处死裸小鼠,取出肿瘤组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透射电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形态及结构变化;检测肿瘤组织中己糖激酶的活性;免疫组化SP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 Bax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 mtp53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1.3-BrPA低、中、高剂量组及5-FU组肿瘤体积抑瘤率分别为34.5%、40.2%、45.1%、47.3%,3个3-BrPA组的瘤体积分别与PBS组比较均有意义(P<0.05)。2.透射电镜观察到3-BrPA低、中、高组及5-FU组裸鼠的肿瘤组织细胞均出现典型的凋亡特征,而PBS对照组则无明显凋亡现象。3. 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3-BrPA低剂量组:28.72%、中剂量组:39.7%、高剂量组48.71%,5-FU组:41.18%,PBS组:5.04%。3个3-BrPA组分别与PBS组比较均有意义(P<0.05),其中5-FU组与3-BrPA中剂量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4.随着3-BrPA剂量的增加,瘤体细胞中己糖激酶的活性逐渐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5-FU组与PBS组己糖激酶活性均明显高于3个3-BrPA给药组,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 Bcl-2、 mtP53蛋白表达量随着3-BrPA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5-FU组Bcl-2、mtP53蛋白表达量低于3-BrPA高剂量组;而PBS组的Bcl-2、mtP5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高于3-BrPA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随着3-BrPA剂量的增加,Bax、 cleaved caspase-3(17KD)蛋白表达量也逐渐增加;5-FU组Bax、 cleaved caspase-3(17KD)蛋白表达量均高于3-BrPA高剂量组;而PBS组的Bcl-2、 mtP53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3-BrPA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3-溴丙酮酸在裸小鼠体内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种植瘤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2.3-溴丙酮酸在裸小鼠体内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种植瘤细胞己糖激酶的活性,而研究表明己糖激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后可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糖酵解、抑制癌细胞的蛋白合成、使线粒体通透性增强,通过释放细胞色素C等途径诱导细胞发生凋亡。3.3-BrPA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皮下种植瘤细胞中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升高,而下调抗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水平、最终活化caspase-3而启动caspase级联反应而发生凋亡。4.3-BrPA可诱导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裸鼠皮下种植瘤细胞中抗凋亡基因mtp53蛋白表达的降低,使mtp53灭活wtp53能力下降,使促凋亡基因wtp53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促进肿瘤发生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