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砷铜电解液萃取除砷工艺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高砷铜电解液中砷脱除所面临的难题,采用溶剂萃取分离富集的方法,基于自主合成的转型剂(以“转型剂M”表示),对所选有机相(N263+P204(P507)+仲辛醇+磺化煤油)进行改良,进而用于电解液中砷的脱除,达到了高效脱砷的目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基于热力学计算,研究了As(Ⅴ)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行为。选择出了较优的萃取体系,并对萃取体系有机相进行转型研究,制定了最优的转型工艺条件。基于红外光谱,对转型前后的有机相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模拟溶液实验,在较宽的酸度及As(Ⅴ)浓度范围内,有机相对As(Ⅴ)的萃取脱除率均能维持在较高水平,且转型剂损失率整体处于较低水平。有机相对高酸溶液中As(Ⅲ)的萃取同样具有显著效果。基于红外光谱,对除砷前后的有机相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基于实际电解液实验,确定了转型有机相萃取脱除实际电解液中As的最优工艺条件:转型有机相组成为0.3 mol·L-11 N263+1.5 mol·L-11 P204(P507)+8%仲辛醇+磺化煤油,有机相和水相反应相比O/A为2/1,萃取反应温度为40℃,萃取反应时间为12 min。在上述条件下,P204组有机相可将实际铜电解液中的As浓度由0.1 mol·L-1降至0.022mol·L-1,As单级萃取率达78.0%;P507组有机相可将实际铜电解液中的As浓度由0.1mol·L-1降至0.022 mol·L-1,As单级萃取率达78.3%,转型剂损失率整体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基于实际电解液串级萃取实验,经3级逆流串级萃取后,P204组有机相对实际铜电解液中砷、锑、铋的萃取率分别可达98.32%、92.36%、48.19%,萃余液中砷、锑、铋含量分别可降至1.64×10-3 mol·L-1、1.46×10-4 mol·L-1、1.23×10-3 mol·L-1;P507组有机相对实际铜电解液中砷锑铋的萃取率分别可达96.24%、98.03%、97.41%,萃余液中砷锑铋含量分别可降至3.67×10-3 mol·L-1、3.77×10-5 mol·L-1、6.17×10-5 mol·L-1。实际电解液中几乎没有铜和酸的损失,镍的损失也较低,其他杂质的含量均有一定的降低。基于反萃探索实验,常规反萃剂对负载有机相的反萃效果并不理想。改变负载有机相的砷浓度以及调整有机相中萃取剂间的配比,均较难达到较好的反萃效果。进一步基于红外光谱,对实验条件下反萃前后的有机相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用As—H2O系、Sb—H2O系电位—pH图分析了砷锑在高砷锑铜电解液中存在的形态。电解液中的As(V)、Sb(V)因其电位较铜正,将被还原成As(Ⅲ)和Sb(Ⅲ);而由As(Ⅲ),Sb(Ⅲ)还原为As、Sb的电
以短果杜鹃新生嫩芽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基部直接再生芽苗、生根及其试管苗保存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合的基部直接再生芽苗诱导培养基为:DR+2-ip2.75mg.L-1+IAA0.0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建筑规划竣工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中的竣工测量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竣工测量的具体流程,质量控制要求和质量控制依据,给出了具
结合粉煤灰提铝残渣的性质,综述了近年来以粉煤灰提铝残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硅系列产品、水泥、碳化硅、微晶玻璃以及蒸压砖等应用研究进展,并指出粉煤灰提铝残渣资源化利用存在
从2007年开始,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根据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在南部牧区的查干补力格苏木、红格尔苏木和白音朝克图镇3个苏木(镇),以引入的进口黑头杜泊种公羊为父本,以当
<正>由于国内铝土矿供应紧张,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加快了高铝粉煤灰提取氧化铝技术的研发脚步,并取得了新进展,尤其是神华集团自主开发的"一步酸溶法"提取氧化铝工艺技术在行
本文认为言与文的矛盾是散文的内在矛盾,指出这对矛盾是散文不断发展的动力,中国古代散文的历时性演变中始终贯穿着这对矛盾,从而揭示出魏晋六朝散文的主要呈现形式———骈
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分子密集的地方,高校教师要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先进思想的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