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息化作为改造传统农业和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得到了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基础网络、农业信息资源、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信息技术应用、农民培训等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何科学评价农村信息化建设成效,比较不同区域的农村信息化水平,找出不同地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差距和优势,对于科学指导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村信息化进行科学定义,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和评测方法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选取包括农村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基础条件建设、农村管理信息化、农户信息化、农业信息化和信息化支撑条件等6个一级指标,及涉农数据库、涉农网站数量等22个二级指标,使用打分法和因子分析法,通过农村信息化发展的连续性、全面性和经济效益等评价原则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指标评价。运用本文构建的农村信息化指标体系以北京市顺义区为实例研究表明,顺义区农村信息化基本上处于硬件水平提升和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阶段,其明显的特点是信息化硬件设备增长迅速,普及率迅速提升,但整体的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信息的供给与需求脱节、政府及企业的服务和农户的需求难以对接。针对测评结果,本文从科学构建农村信息化机制、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方法、制定针对性强的农村信息化发展政策措施和建立标准化的培训机制和培训体系方面提出了顺义区农村信息化发展建议。本文评价结果与顺义区实际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基本符合,说明该指标体系对于评测区域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指导农村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农村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为指导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和制订长期的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战略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