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研究以山东威海浅海海水中分离得到的放线菌B5菌株为研究对象,对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稳定性及其抑菌成分的初步分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经经典分类法初步鉴定,B5菌株的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方面与Streptomyces albus 16d-Ⅱ相似,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初步鉴定B5菌株为链霉菌属白孢类群中16d-Ⅱ白色链霉菌(S.albus 16d-Ⅱ)的一个变种。(2)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的测定结果表明B5菌株发酵液对西瓜枯萎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南瓜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在90%以上;对番茄早疫病、辣椒疫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在80%以上,对马铃薯干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在75%左右。管碟法生测结果表明B5菌株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3mm、21mm、24mm和18m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B5菌株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76.03%和73.30%,发酵液稀释10倍后对小麦白粉病保护和治疗作用分别为43.58%和41.06%。(3)B5菌株连续传代10代,其发酵液对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B5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稳定性。B5菌株发酵液活性成分在热和酸性条件下稳定性较强,但在碱性条件下很敏感。常温下,pH2条件下处理30min其发酵液活性和原始发酵液相当;但在pH10条件下处理1h抑菌圈直径明显减小,pH>12处理6h其活性基本丧失。(4)采用离子交换柱层析及制备HLPC技术从其发酵液分离得到两个活性成分3#,5#;3#样品经波谱等鉴定为链丝菌素类streptothricins D衍生物,与AN-201Ⅱ是同一个化合物;由于5#样品太少而未做鉴定。采用滤纸片法测定3#化合物对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0μg/mL、35μg/mL、40μg/mL和50μg/mL,对铜绿假单孢杆菌的MIC大于200μg/mL。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3#化合物对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马铃薯干腐病菌的EC50分别为10.2μg/mL,12.4μg/mL和8.6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