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文化诗学”与“走向文本社会学”之辨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2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个世纪80年代,国外几乎同时出现了“走向文化诗学”和“走向文本社会学”两种理论主张。二者的提出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学术背景和学术旨趣,但不同点也是明显的:前者以文化为基点,主张跨越学科界限,对集体生产的不同文化实践以及各种文化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论旨明确,但缺乏技术方法的明晰性、精细性和可操作性。后者以语言为中介,主张通过对文本语义、句法和叙述的精细解读,揭示语言向意识形态的推论过程,从而寻找出“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之间可验证的关系,在技术层面表现出方法的明确性、精细性和可操作性。世纪之交,两种理论在国内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文化诗学主张从文学的诗情画意与文化含蕴的结合部来开拓文学研究的新境界,而文本社会学所固有的学理内涵、学科意义正日益凸显。二者的理论主张虽然有所不同,但在方法论上却相当切近。文学理论发展史表明:新世纪的中国文艺学只有切实地走向辩证综合,才能应对现实问题的多样性、交叉性和复杂性。
其他文献
对中国女性的研究一直是海外汉学家们感兴趣的内容之一,在对中国女性研究中,女性文学的研究则是海外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拟将海外汉学界关于中国明清时期女性文学创作的
本文试图通过从宗教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日本著名作家川断康成的人格发展特质,以及其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渐变的思想倾向,阐述宗教对于“内倾性”宗教思想认同者的终极关怀作用。文
本文以1957年历史苦难的特殊性为切入口,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论述尤风伟和杨显惠两位作家的个人化表达方式,如通过独特的视角审视、创作主题和主体的个人化以及原生态语言表达等
本论文重点考察了20世纪前期(从现代文学的产生到延安文艺方针确定之前)文学观念的变革与现代语言变革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 一,现代文学观与现代汉语修辞观之间的呼应
孕产妇的第二大杀手  什么是“妊高症”?妊高症在医学上称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其主要症状有高血压、蛋白尿、水肿等,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产后出血。  妊娠高血压的危害主要是会引发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这两种情况可引发产妇心、脑、肾等全身多脏器衰竭,凝血机制障碍、慢性弥散性微血管内凝血,任何一种对孕产妇来说都意味着致命的危险。  而对于胎儿来说,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有可能导致子宫
期刊
65岁的王大爷近一年来记忆力下降的很快,而且原本开朗温和的他性格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但喜怒无常,对人也越来越冷漠。近几个月来更是有明显的行为异常。儿女们认为王大爷可能是老年痴呆,于是上神经内科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并排除许多可能后,医生要给王大爷检测梅毒。由于以前看过给95岁老人检查梅毒事件,王大爷的儿女们对医生的要求很不理解,但是经过劝说之后还是同意做了检测,而检测结果为阳性。医生告诉他们,王大
期刊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当今社会,与经济飞速发展并存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增多,由此而引发的犯罪事件也在增多。这些犯罪事件,不仅引起了政治学家、法学家的重视,也引起了文学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