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封闭式基金在经历了短暂的溢价交易后,开始出现折价,也就是成交价格低于其实际单位净值。该现象在国外被称作“封闭式基金折价之谜”。探索和研究封闭基金折价机制和内在因素,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有利于揭示基金发展客观规律并寻求现实出路、甚至亦利于指导健全和完善证券交易市场。
本文分析所用数据来自1999年初至2003年底的两市共54个封闭式基金的开盘价,基本涵盖了我国封闭式基金的交易期;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统计特性作了描绘,并建构了相关封闭式基金折价指数。除截取不同时间段进行回归分析以揭示封闭基金折价因素动态变化外,本文还运用了金融方法、通过考证封闭式基金的时机选择能力来补充论据。由于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序列呈一阶单整、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受到了很大限制,本文还运用动态经济计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
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封闭式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场时机选择能力有待提高;2)大盘指数成为影响基金折价的首要因素、且二者呈负相关;3)现阶段增加封闭式基金的供应反而会加大基金整体折价率:4)目前为止封闭基金到期的预期还未对基金折价产生相关作用。5)基金折价过程中个别基金下跌导致的影响力度应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