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面临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纲领下,在把我国从“世界制造工厂”向制造强国的转变过程中,应该实现制造业由以低中技术为主向中高技术为主的升级。一般来说,制造业技术的进步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通过自主研发,一是通过FDI的技术外溢。FDI的引入不仅可以实现技术上的扩散提高生产率,而且还可以弥补当地资本上的不足。然而金融发展程度是影响FDI对投资地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外商直接投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层次呈现较大的差距。在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对FDI在制造业方面的影响应该选择相似的省级区域进行研究。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四省地处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较早区域,也是吸收外商直接投资较多区域。四省的生产总值在全国中排在前四位,同时又是中国制造的主体。因此在区域金融发展视角下研究FDI对制造业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具有针对性。本文在对山东、浙江、江苏和广东四省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FDI和制造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之上,找出四省在这三个方面的差异,发现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FDI在制造业占比较大,并且在制造业结构中机电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大的现象。然后从金融发展理论与新古典增长理论出发,运用小型开放经济一般均衡模型,从资本效应和技术效应两个方面来共同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对FDI在制造业方面的影响,同时又对制造业的26个子行业按技术水平的高低归结为三类,把分类过的制造业、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以及FDI来作为研究的对象,得出了关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在FDI资本积累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在不同类别的制造业的影响的相关结论。就资本效应来说,区域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外资的资本积累效应也就越显著。区域金融发展程度越高越能够加速FDI的资本积累效应。然而,在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高的条件下,资金会更倾向于流向低端制造业轻纺织业而不是高技术含量的机电制造业。就技术效应来说,FDI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为正值,对机电制造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要强于轻纺加工业。然而目前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却抑制了FDI的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对高技术含量的机电制造业的抑制程度要低于对轻纺织业的抑制程度。FDI对人均制造业产值的提高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而不是FDI所带来的技术进步。最后针对四省数据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关于发展金融,合理引资的建议:打造多层次、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减少外资对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制造业的投资,引导和支持高技术含量机电制造业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