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S-2石油磺酸盐合成工艺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b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抽出油A、抽出油B为原料,以气相SO3为磺化剂,在降膜式磺化反应器中进行了合成石油磺酸盐的工艺研究。测定了原料油的基本性质;改进了原料油预处理方法和产物中不溶物的分离方法;对以抽出油A、抽出油B为原料的磺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考察,确定了适宜的磺化工艺条件范围;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不同原料油磺化时的优化工艺条件;利用吊环法和旋转滴法分别测量了石油磺酸盐产物的表面张力和油/水界面张力;利用两相滴定法对优化条件下的产物进行了平均分子量和有效物含量测定;利用表面张力法对优化条件下的产物的CMC进行了测定;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优化条件下的产物进行了分子结构表征。原料分析表明:两种原料油芳烃含量均在60%以上,分子量在340-400之间,适合作为合成石油磺酸盐的原料。研究结果表明:以抽出油A为原料的磺化过程,优化工艺条件为:剂油比1.3,酸烃比1.8,气体浓度4.5%,反应温度40℃,老化温度40℃,老化时间30min;以抽出油B为原料的磺化过程,优化工艺条件为:剂油比1.6,酸烃比2.0,反应温度35℃,气体浓度4.5%,老化温度40℃,老化时间30min。产物分析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石油磺酸盐A的有效物含量为77.28%,平均分子量为489,CMC为0.10%,表面张力为29.85 mN·m-1。在不加助剂的条件下,石油磺酸盐A溶液(浓度为0.125%)40min内可使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 mN·m-1以下。优化条件下得到的石油磺酸盐B的有效物含量为73.19%,平均分子量为542,CMC为0.17%,表面张力为32.02mN·m-1。两种石油磺酸盐均达到了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指标。石油磺酸盐A的表面活性优于石油磺酸盐B。分析结果表明:在红外光谱中的1190cm-1和1060cm-1处均出现明显的红外吸收峰,证实了产物中磺酸基的存在;由核磁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分子结构表征可知:石油磺酸盐A分子平均含有3个芳环和2-3条支链,分子中磺酸基数为1.23,主要为单磺酸盐;石油磺酸盐B分子平均含有4个芳环和含2-3条支链的侧链,分子中磺酸基数为1.40,其中含有部分双磺酸盐。
其他文献
冠心病是由于脂质和其他炎症因子在冠状动脉中积累引起的,最终可能导致斑块(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使血管变的狭窄或堵塞。导致缺血和心肌梗死。冠心病是一种显著病死率和显著致死
癌症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结合纳米技术和生物医学的纳米医学具有许多优于传统癌症治疗手段的特点,有望在癌症的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因而引起了各个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氨氮废水成为了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氨氮浓度较高时易造成水体变黑发臭,还可产生强致癌物质亚硝胺,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过量氨氮排入水体还将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氨氮废水的处理刻不容缓,必须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处理各种氨氮废水。本文以氨氮浓度为100 mg/L左右的NH4C1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联合采用沸石吸附与化学沉淀法进行处理,并对沸石进行了表征。首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