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语言学是运用生态理论来透视语言现象,通过语言现象,勘测语言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网络流行语是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变迁的显示器。 本论文选取2008年到2014年网络流行语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分析中发现这七年的网络流行语呈现两大特征,即:多样性特征(形式多样化和内容多样化)和趋势性特征(不同类网络流行语结局不同)。基于此发现,作者制定了调查问卷,以期深化对网络流行语的分析。该问卷包含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信息,第二部分调查不同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趋势,第三部分调查网络流行语的多样性,第四部分从历时的角度调查早前网络流行语和现今网络流行语的知晓度,第五部分为人们对网络流行语的态度。 作者对网民进行了具体的网络流行语使用情况和他们对网络流行语态度的问卷调查,辅以访谈法。结果显示:一,早期网络流行语出现颓势;二,不同类网络流行语命运不同;三,词汇来源中,吸收方言,外来语类网络流行语受欢迎;四,受访者中的大多数认为网络流行语可以贴切地表达他们的心情,并认为无需对网络流行语做出任何的干预,因为网络流行语有其自然生长和衰败的轨迹,无需人们对此做出任何干涉,这也正是符合本论文的结论:网络流行语的不断发展就跟生物的自然生长一样,有它特定的规律,即“适者生存”。 根据调查结果,作者从生态语言学的多样性和趋势性角度对2008-2014年网络流行语做一细致分析。其中,网络流行语的多样性分为构成种类多样性和文化来源多样性。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网络流行语的趋势性中,代表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类的网络流行语比代表社会事件网络流行语流行时间长。这是因为随着环境的变化,代表社会事件类流行语所依存的环境不复存在,所以相应的他们也不再流行。而代表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类流行语因为符合健康、和谐的原则和人们交际的需要,所以依旧受人们欢迎,这符合生态语言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