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地区农田/草地转换利用下土壤碳特征研究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ents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揭示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特征,于2015年以通辽地区农田和草地为研究对象,在农田和草地转换利用下,选择种植多年玉米农田地、人工苜蓿草地、天然草地、撂荒地4种类型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呼吸速率、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等特征的差异,为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土壤有机碳含量在2.22~8.91g?kg-1之间,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四种土地类型在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表现为天然草地>农田>苜蓿>撂荒,60-80cm变化不显著。4种土地类型土壤易氧化碳含量在0.41~3.38g?kg-1,0-10cm易氧化碳含量表现为天然草地>农田>撂荒>苜蓿草地。10-40cm易氧化碳含量表现为农田>天然草地>撂荒>苜蓿草地,60-80cm变化不显著。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碳动态变化差异趋势相似,降幅均在20-40cm与40-60cm土层间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0.81%~46.33%、44.40%~57.35%。  4种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含量表现为苜蓿草地>农田>天然草地>撂荒;在垂直分布中,随着土层的加深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整个生长季变化表现为5月份上升到8月达到最大值分别为苜蓿草地286.4mg/kg、天然草地245.3mg/kg、撂荒210.5mg/kg、农田253.6mg/kg,随后开始逐渐下降。微生物商表明苜蓿草地转换效率高,撂荒和农田较低,天然草地相对保持稳定。  四种土地类型土壤微生物季节变化动态均为7-8月>5-6月>9-10月,平均总菌量表现为人工苜蓿草地>农田>天然草地>撂荒,分别为25.761×106cfu·g-1、22.76×106cfu·g-1、19.36×106cfu·g-1、17.96×106cfu·g-1;并且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细菌占微生物总数90.04%~91.68%;真菌:0.97%~1.40%;放线菌:7.28%~9.91%,说明细菌为绝对优势类群。  四种土地类型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上午9:00开始呼吸速率上升到中午12:00-13: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新垦农田6.12μmo1·m-2·s-1、农田7.65μmo1·m-2·s-1、苜蓿草地8.24μmo1·m-2·s-1、天然草地5.53μmo1·m-2·s-1撂荒4.94μmo1·m-2·s-1,随后逐渐下降。同时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季动态变化中各季节间存在明显差异,人工苜蓿草地,新垦农田及农田三种土地利用方式7-8月份呼吸速率最大,5月和10月季节较小。  综合相关性分析:土壤有机碳与土壤易氧化碳;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理化指标TN、TP、TK;土壤微生物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微生物、土壤表层温度、土壤相对湿度;均存在显著正相关。
其他文献
棉花(Gossypium spp.)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集纤维、蛋白、油用于一体。棉属50个种中有4个栽培种可生产纺织用纤维,分别是亚洲棉(G. arboreum)、草棉(G. herbaceum)、陆地棉(G. hirsutum)和海岛棉(G. barbadense)。其中陆地棉(G. hirsutum)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95%以上。我国不仅是一个产棉大国,也是用棉大国,棉花生产在国民
具有杂交不亲和的配子体因子(ga)普遍存在于玉米中,不含ga基因的花粉不可以给含ga的雌蕊授粉。Ga调控的杂交不亲和有两个特点。第一,杂交的可育性由配子体决定而不是孢子体决定,即杂交的可育性主要有花粉的基因型决定,所以称为配子体因子。第二,Ga花粉可以给Ga/Ga, Ga/ga和ga/ga雌蕊授粉,但ga花粉不可以给Ga/Ga的雌蕊授粉,即Ga具有单向杂交不亲和性。简言之,配子体基因是影响单倍体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