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乐观沿袭前代太乐署的职责,但是以神乐观为名首创于明代,并且首次以道士乐舞生负责国家祭祀之事。神乐观制度也被后来的清朝沿袭。因朱棣迁都北京,神乐观分为南京、北京两个系统。神乐观不仅负责国家祭祀礼乐,还是国家最高音乐教育机构,负责对王府以及附属国的音乐教化。同时神乐观乐舞生可参加斋醮活动,遇有干旱天气,常以本观道士乐舞生祈求雨雪消灾免难。国家不仅为神乐观内乐舞生提供住宿,同时按月给予充足的粮食供应。道士乐舞生在观内营造了一个宜居的环境,除去常规练习,乐舞生仍可以道士方式生活。神乐观的晋升机制在国家机构中形成一个自神乐观、太常寺至礼部的晋升渠道,使乐舞生可以参加到国家政治生活中。道士乐舞生以“异途”进入精英阶层,招来儒臣的不满与反对。神乐观以其独特的风景人情,受到文人墨客与当地普通百姓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