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1945年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fqw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是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总称。在1930—1945年的都市小说中,建筑是频繁出现的文本意象,这些建筑意象促成了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15年是个不短的时间范畴,但由于建筑书写群体性与个体性的融合,15年的建筑书写又并不是很大的文学范畴。本文主要将建筑书写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建筑书写,主要集中在论文的第二章;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建筑具有公共性、流动性、西式化、堆积化等特点,其建筑书写主要传达现代性及其领域下的消费文化、颓废主义。建筑成为新感觉派作家展现都市上海的契机,化解了都市上海与文本上海间真实与创作的界限,虚虚实实难以分清。建筑书写将文学、文化两个领域融合于一体,使得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建筑书写带有双重涵义。第二类是左翼色彩小说中的建筑书写,主要集中在论文的第三章;这部分很明显地将西式建筑与亭子间划下了界限,西式建筑书写具有群体性的表现功能,作家借助西式建筑展现的经济性、复杂性,西式建筑的霸权象征,人物生存的颓废状态等,展开批判,西式建筑成为左翼批判的论据和论证,西式建筑也升华了作家的无产阶级思想。亭子间是建筑书写的个体性表现,作家以亭子间为窗口,还原亭子间背后贫与凡的生活状态,知识分子自身抑与扬的精神求索,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亭子间味味俱全,亭子间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见证者。西式建筑是观览别人的风景,带有嫉妒和批判的心理。亭子间是自己真实的写照,具有相知相惜的真实感。总体上,左翼色彩的建筑书写将文学与政治融合,且强调建筑的政治意义。第三类是张爱玲、苏青小说中的建筑书写,主要集中在第四章。这一类的建筑主要是公馆、公寓的书写,公馆书写传达出遗老遗少的僵尸气息和末日空间,公馆被公馆中的人物染上鸦片味、灰色调,就像一张张黑白片。公寓是女性逃离旧家庭,寻找新生的居住地,因此具有早期女性主义的象征,也暗含女性理想的期盼。公寓,接纳了“叛逆”的女性,也见证了独立女性生存的艰辛与不易。这三类建筑融合在一起,弥补了15年的时间错觉,缩短了文学的范畴。涉及建筑的小说很多,但有意地进行建筑书写的小说却不是很多,本论文在第一章对都市小说与建筑书写的详细情况进行了叙述,最后一个章节着重于对本时期作家建筑书写的原因探索,是对本时期作家建筑书写的深层追问,进而突出本时期都市小说建筑书写的刻意性。
其他文献
我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建筑项目预算和工程成本控制在建筑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建筑项目预算和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对建筑项目预算在工程成本控制中的
中国的音乐治疗学正处于起步阶段,但该学科发展的前景令人振奋。近年来, 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文献研究以及临床研究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的病因,为提高老年MHD患者的生存率提供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2月在上海长征医院及北站医院血透室接受MHD治疗的70例
<正>如今家长和学校越来越关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因此如何引起学生锻炼兴趣、形成健康的运动理念成为家长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小学生因为年龄小,思想尚不成熟,正处在容易
如今电视媒体正处于大力发展的时期,让人们进行舞蹈表演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不知不觉的转变。舞蹈创作及表演艺术中都融入了多媒体艺术,随着舞蹈表演领域的迅猛壮大,大力拓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走上了改革发展的广阔道路,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实现了国家经济生活现
文章从哲学与宗教、文学艺术、礼仪规范、婚姻制度、饮食与服饰、园林建筑六个方面分析了《红楼梦》中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貌,指出《红楼梦》将传统文化以感性的形式传
苗族数纱是一门独特的民族民间工艺,古朴的苗民在悠悠千年中创造出这种独特别致的艺术形式。数纱纹样极富活力,实现了抽象与具象艺术的完美结合,其色彩鲜艳古朴,图案多为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