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好医师这一重要的卫生资源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科学评价医师则是卫生部门、医院医师管理的重要手段。现有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和医院对医师考核和管理,一般采用年度定期考核的方式。但医院对医师的考核常与创收等经济效益挂钩,正是医院对医师的不合理考核导致了“大处方”和“诱导需求”这些被社会所诟病的行为。由于考核手段的缺乏等原因,卫生部门对医师的定期考核也往往流于形式。 因此文章提出了将第三方评价应用于对医师的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中。医师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则是进行第三方评价的关键问题。科学的评价指标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卫生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对医生进行正确评价,更可以引导医师的职业行为。文章基于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理论,提出将临床医师的医疗服务质量从技术质量(即医术)和功能质量(即医德)两方面来衡量。最终建立了基于医术和医德维度的临床医师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一医术维度:采用循证科学的原理进行了指标库的建立,并用专家咨询法进行了指标的优选和指标权数的确定。最终建立的医术维度指标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其二医德维度:采用文献研究和行为事件访谈法,项目分析、信度效度分析等方法进行了指标的选择。最终建立的医德维度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最后通过算例的方法建立了某两医师的比较指数模型和同比上月服务质量指数变化模型。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文章提出的临床医师医疗服务质量第三方评价可以保证医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由第三方评价机构积累医师评价结果的数据,可以为政府卫生部门、医院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对医师管理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并为患者选择医师提供参考。医师指数模型的建立,为动态即时的评价医师服务质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手段。医师指数的发布则可以督促医师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