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黄土强度和变形指标随含水量变化很大,含水量增大是黄土工程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土体的含水量在工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其中通过对土体施加温度梯度来降低含水量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热泵、基坑热减湿加固等工程证明了高温作用下土体存在显著的水分迁移现象,但目前土体中水分迁移的温度大多考虑的是自然环境温度,高温作用下土体的水分迁移问题研究还严重不足。另外,蒸发量是评价黄土水分动态运动的重要边
【基金项目】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黄土基坑热减湿加固机理及设计理论研究”基金的资助(项目编号:Z2020005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强度和变形指标随含水量变化很大,含水量增大是黄土工程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合适的措施降低土体的含水量在工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其中通过对土体施加温度梯度来降低含水量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热泵、基坑热减湿加固等工程证明了高温作用下土体存在显著的水分迁移现象,但目前土体中水分迁移的温度大多考虑的是自然环境温度,高温作用下土体的水分迁移问题研究还严重不足。另外,蒸发量是评价黄土水分动态运动的重要边界条件,自然环境和高温条件下的黄土蒸发量确定方法均需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降低黄土含水量为目标,就黄土蒸发边界及高温作用下非饱和黄土水分迁移问题开展研究工作。首先开展了自然环境下的非饱和黄土蒸发试验研究,将浅层土体含水量梯度作为蒸发供水参量,根据蒸发试验结果分析了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素,揭示出土体蒸发量与潜在蒸发量、地表含水量和浅层土含水量梯度的对应关系,并拟合得到了考虑含水量梯度影响的适用于自然环境的非饱和黄土蒸发计算公式,并对蒸发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进而进行了高温作用下非饱和黄土蒸发试验研究,得到了高温作用下黄土样温度场与水分场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黄土蒸发强度的影响。高温作用下土样含水量重分布形态基本一致,表现出蒸发端与加热端一定范围内含水量剧烈减小,中部一定范围内含水量减小较小的规律,即含水量沿土样长度方向近似为抛物线形。这是由于高温下的蒸发试验是温度梯度作用下的水分迁移与自然状态下的蒸发两种情况的叠加,因而出现高温端与蒸发端一定范围内含水量减小的现象。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了高温作用下蒸发强度的计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进而开展了非饱和黄土在高温作用下的水分迁移试验研究,揭示了高温作用下,初始含水量、温度梯度和干密度对非饱和黄土气态水以及混合态水迁移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密度或初始含水量越大,温度变化速率越快;施加高温后,土样初期快速升温然后逐渐变化至温度稳定。在本章的试验结果中,不论是气态水土样还是混合态水土样,试验结果都表现为温度梯度越大、初始含水量适中、干密度越小的土样含水量变化越显著。基于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建立了高温下的一维水热运移模型,并将得到的高温蒸发边界代入本模型,确定了初始条件与其他边界条件后,根据相关文献确定相关参数的取值,采用Hydrus-1D软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进一步采用误差分析的方法对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拟合度进行了评价。
其他文献
以绿色理念立项的旧工业再生因对建造技术、系统集成、能源资源等方面的严格要求,使其较一般厂房改造项目面临更大风险挑战。再者,绿色再生项目又被看做是利用旧厂房结构、协调新建筑功能的相互重叠、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且在此过程中参与项目相关方间存在的交叉性影响也使项目建设常处于多主体协同的复杂社会环境,因而其面临的“项目治理风险”也较一般情况更加难以管理。目前研究多将风险的分析对象界定为“危害事件”,风险管
建筑的连续性倒塌是结构因偶然荷载造成结构局部破坏失效,继而引起失效破坏构件相连的构件连续破坏,最终导致相对于初始局部破坏更大范围的倒塌破坏的一种现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进行了研究,但针对失效柱的不同位置对钢框架抗连续倒塌能力影响的研究却屈指可数,失效柱的不同位置会引起梁柱子结构的边界条件不同,导致对其抗连续倒塌的各个阶段影响不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为结构抗倒塌设计
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同时也促进了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诞生与发展。二战后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迫使公众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与恢复保育。城市湿地公园在协调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突出问题:如过分推崇生态功能,较少考虑或不考虑实际使用者的感受,缺乏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或过度迎合公众感受及审美意趣,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城市湿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大量民用飞机的研发,航空航天紧固件工业受到了空前的重视,航空航天紧固件作为连接航空航天产品各个零部件的重要零件,在航空航天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航空航天产品对紧固件加工质量、加工精度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要求,紧固件的加工制造多选用钛合金材料,钛合金材料的加工工艺流程较复杂、难加工,因此,为保障零部件之间连接的质量和安全,提高钛合金材料的加工质量和加工精度则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国家大力倡导和推动红色文化建设,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红色产业得到蓬勃发展。城市街道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城市的精神面貌。利用城市街道景观这一物质载体来展示红色文化,对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提升街区建设品质有着重要作用,对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以城市街道景观为研究对象,以风景园林学、景观设计学、符号学等为理论基础,遵循风景园林的设计原则
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是在满足河道防护安全的基础上,将生态修复理念与林带植物景观设计相融合的实践项目,旨在通过混交林带的设计途径达到河岸安全防护和河岸带原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的营造,促进自然河道生态系统的恢复,打造一条属于沣西新城的生态绿道。本文基于项目实践所提出的规划设计问题,从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视角出发,利用不同的植物组合搭配和植物景观空间的塑造,来进行新河沣西新城段河堤林带种植设计研究。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Prestressed Reinforced Concrete Composite Beam,简称PRCC梁),由预制部分和现浇部分组成,结合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叠合梁的优点,具有自重小、承载力高、刚度大、抗裂性能好以及绿色环保、施工效率高等特点。目前针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也没有制定出相关的规范或规程,极大程度地约束了PRCC梁的应用与推广,
近年来,竖向连续倒塌破坏发生较多,而结构在抵抗连续倒塌破坏时必须拥有足够承载力、刚度和延性的节点。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既能提高初始刚度和承载力,又不降低其延性的钢节点研究较少。因此,为了满足钢节点对承载力、刚度和延性的抗倒塌需求,本文基于腹板双角钢节点,提出了螺柱加强和钢板加强的2种新型钢节点,并通过静力推覆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文中基于新型钢节点子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主要工作如下:(1)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加速发展的条件,城市人口数量也在持续增长,而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商业建筑发展建设的主流趋势。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能给城市居民提供户外休闲活动的空间,是城市居民商业活动、休闲、社交、集散的活动场地。另一方面,商业综合体户外空间的存在给丰富的商业活动提供场地,可以吸引人群,延长消费人群在户外空间活动的时间,提高购物者消费的机率,提高商业综合
典型气象年(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以下简称TMY)是用于建筑能耗模拟的室外气象数据集,TMY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建筑能耗模拟和建筑节能设计的精确性。目前,我国TMY的生成理论主要参考美国Sandia法,但该理论存有两个缺陷:一、对不同气象参数赋予了固化的权重,没有较好的考虑到不同地域间的气候特征;二、近几年新能源建筑研究领域发展迅猛,传统Sandia法并不能很好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