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水源涵养服务特征及其时空动态——以巴林右旗为例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anfeipu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的管理是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全面认识和理解水源涵养服务的生态学机制是生态系统水源涵养服务管理的前提。本文以巴林右旗为例,探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服务特征和水源涵养服务的时空动态。结合实地调查和遥感图像,选取巴林右旗13种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林冠对大气降水的截留作用,灌草、凋落物、土壤的最大持水量的测定来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服务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林冠截留和树干茎流受树种影响。通过对3种乔木林林冠截留率和树干茎流率的测定发现:针叶林(华北落叶松林)林冠截留率高于阔叶林(白桦林和杨树林)林冠截留率;针叶林(华北落叶松林)树干茎流率低于阔叶林(白桦林和杨树林)树干茎流率。  2.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凋落物储量和凋落物厚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在169.06%-415.91%之间;凋落物最大持水量为其自身重量的1.7-4.2倍。  3.土壤0-60cm土层平均容重为0.93-1.61g/cm3,其中白桦林土壤容重最小,沙地土壤容重最大;土壤最大持水量变化范围为1850.17-3352.04t/hm2,其中白桦林土壤最大持水量最高,杨树林土壤最大持水量最低;土壤非毛管持水量变动于186.86-449.74t/hm2,其中白桦林土壤非毛管持水量最高,平原农田土壤非毛管持水量最低。  4.单一土地利用动态中灌木林地、疏林地和耕地面积在增加,沙地和草原面积在减少。在1980-1995年间、1995-2000年间巴林右旗水源涵养总量在减少,在2000-2011年间,巴林右旗水源涵养量在增加,2011年巴林右旗水源涵养总量甚至高于1980年巴林右旗水源涵养总量。
其他文献
  近年,围绕酮(醛)氨氧化反应合成相应酮(醛)肟以及醛、氨和双氧水一锅法合成酰胺反应的绿色催化过程,我们系统开展了新型钛硅分子筛以及钛硅分子筛负载氢氧化铹双功能催化
会议
根系的形成和发育是牧草产量的重要基础,该过程由若干基因参与调控。来源于动物细胞的调节物质ChIFN-ɑ能促进植物根系形成和发育,但其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论文通过电镜观察、转录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在对ChIFN-α和百脉根根系发育关系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在百脉根不定根形成和发育过程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以解析动物细胞因子在植物细胞中的作用途径,为植物生长发育调控提供新的选择途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