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SUN在多网共存环境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gui198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有关智能电网的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智能公用事业网(SmartUtility Network,SUN)应用较为普遍。与其他无线网络一样,SUN的工作频段也是在ISM2.4GHz上,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其它无线网络的干扰。本文的研究工作是提供一种共存机制,使SUN网络在工作时避免来自其他无线网络的干扰,为其营造一个和谐的无线通信环境。本论文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阐述了SUN系统的定义与特点,介绍了基于IEEE802.15.4g标准的SUN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SUN的三种物理层模型,即MR-FSK模型、MR-OFDM模型以及MR-OQPSK模型的构造方式。分别对这三种模型在高斯白噪声下的误码率进行了理论分析,继而在Simulink仿真平台下建模进行验证,从而为构建SUN与WLAN共存时系统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其次,用误码率和误包率两个指标来分析了WLAN对SUN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误码率的理论计算模型和有WLAN干扰源存在的情况下误码率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WLAN干扰源的个数以及离SUN接收机的距离对SUN系统的误码率都有影响。另外,分析了包碰撞模型下的系统误包率的情况,理论推导了系统的误包率、平均碰撞时间以及系统的吞吐量的计算公式,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从而为构建SUN与WLAN共存模型时系统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再次,针对共存模型的研究,先介绍了几种现有的共存机制,其中重点分析了单网关信道选择方案的原理及实现流程,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网关的多路由调度选择算法来避免WLAN对SUN的干扰。由于所提出的算法是网络路由节点跳数和缓冲区队列长度的表达式,有效地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减少网络的平均传输时延。最后,针对如何避免网络中的流量堵塞问题,对RED算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继而在Simulink下的SimEvents平台上对RED算法建模进行仿真验证,可看出该算法可以有效的控制网络中路由缓冲区的等待的数据包的队列长度。而后,我们也对TCP协议拥塞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可以实现数据包的正确接收、重传以及编排。
其他文献
变化检测方法通常是利用对同一地区在不同时期拍摄的两幅单波段或多波段遥感图像,采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手段,检测出该地区的地物变化信息,它在环境、农业、水利和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目前大部分变化检测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低分辨率卫星影像检测土地利用等宏观应用上,往往不能满足高精度分析的要求。而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变化检测,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对配准误差的敏感性和人工环境下地形的复杂性
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需要和现代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但为多种信息、多种媒体的共享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也提高了通信质量.但是,同现代社会中其它大型复杂系统一样
随着无线局域网的迅速发展,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甚至军事领域也引进了无线局域网技术。无线网络的迅速发展的同时,对网络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于802.1
本课题是改进一个遥控型的机器人模型为一个语音控制的教学机器人。它是以台湾凌阳公司的SPCE061A单片机为核心,外部扩展了图像识别、语音存储、环境温度检测、人体感测、障
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一种新的超宽带(UWB)通信方式被提出来,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此通信方式是用极窄脉冲来传输数据比特,同时产生宽达数GHz的带宽,其传输速率高达至500M甚至
2002年10月我国对3G系统频率使用进行了规划,根据此规划方案,SCDMA系统和3G FDD系统(包括WCDMA系统和CDMA2000系统)将在多个频点处邻频共存。由于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不完善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