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驱动力,成为组织的关键资源。组织必须充分利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因此跨组织知识管理已成为组织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从竞争合作、资源基础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知识的特征等视角,利用“战略缺口”(Strategic Gap)理论和三种基本的知识管理战略(自主知识创新;知识共享;知识保护),提出了跨组织知识管理战略规划的方法,建立了跨组织知识管理战略规划模型。然后从知识交易的视角出发,将知识共享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显性交易,显性交易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直接的知识交换,通常就叫市场交易。第二种是隐性交易,隐性交易就是以非货币为媒介的间接的知识交换。基于关系网络的知识交换就是典型的隐性交易模式。第三种是组合交易,即交易过程中既包括显性交易,也包括隐性交易。组合模式的典型就是合作过程中的知识共享。分析了上述三种知识共享模式的本质、机理和特征。并利用流体传动与控制系统原理,构建了基于显性交易的知识共享模型。接着阐述了知识网络的现实意义、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从社会与技术的角度出发,将知识网络分为:基于社会关系的知识网络和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网络。归纳总结了跨组织知识共享网络的主要特征:组织边界的半封闭半开放性;知识保护与知识共享并存性;组织之间知识共享的动态性;组织之间知识共享方式的组织导向与个人关系导向的双重性。建立了基于跨组织知识共享的网络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三部分:网络节点(组织)、网络节点(组织)的属性和网络节点(组织)的方法。并且提出了跨组织知识共享网络的具体表示方法。其后,从跨组织知识管理的角度,探讨组织如何实施知识资产管理、关系网络管理、人才流动管理、知识管理技术的应用管理和跨文化管理。提出组织应建立面向知识的关系网络的观点。建立了个人关系网络与组织关系网络互动模型、人才流动的决策模型和组织人才流动评价系数模型。最后从产学合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与武钢的合作分析,并根据作者在跨组织合作过程中的亲身经历,进行跨组织知识管理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