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判断能力是指个体根据已经获得的道德知识对道德现象做出善恶是非判断的能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在进行道德判断过程中,个体的情绪情感状态往往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人生开展道德教育的重要阶段,青少年的道德判断状况受到了学者们的很大关注。本研究采用情绪启动范式,以道德判断测验(MJT中文修订版)为工具,从情绪状态和情绪强度两个方面,对96名中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进行考察,具体情况如下:实验一采用3(情绪状态:愉快/中性/悲伤)×2(年级:初中/高中)的被试间实验设计,通过影像视频片段启动不同的情绪状态后,让被试完成道德判断测验。研究结果发现:(1)情绪状态对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快乐状态下的得分显著高于悲伤状态下的得分;(2)高中生和初中生在道德判断上的得分差异显著;(3)男女学生在道德判断上差异不显著。实验二采用3(情绪强度:高/中/低)×2(年级:初中/高中)的被试间设计,通过影像视频片段诱发被试高、中、低三种不同强度的快乐情绪后,同样让被试完成道德判断测验。研究结果发现:(1)情绪强度对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具有显著影响,中等强度的快乐情绪下道德判断能力得分最高。(2)高中生和初中生在道德判断上的得分差异显著。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正性情感状态特别是中等强度的正性情感状态下,个体的道德判断更为公正,反映出快乐情绪促进了个体的认知加工,进而改善其决策和思维的质量,并提高了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