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分析了公路运输站(场)受聚集效应作用发展为公路运输枢纽的演化机理及其等级扩散的空间过程,提出公路运输站(场)的发展规模模型。作者认为公路运输枢纽是公路运输站(场)高级形式,其演化过程可概括为“单点极化”、“多站扩张”、“运输枢纽”三种形态。文中对比了两种布局模式下公路运输枢纽的集散网络中客、货在途时间与运输费用,发现公交发达、居民出行时间要求高的发达地区公路运输枢纽宜采用单站服务布局模式,而旅客对运输费用敏感的欠发达地区公路运输枢纽应选用多站服务布局模式。
以中心地理论城镇体系空间分布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公路运输枢纽体系的层级结构与数量分布特征,提出公路运输枢纽体系层级结构模型,以及受市场、交通、行政因素影响下的数量分布模型,概括出公路运输枢纽体系的层级结构与数量分布的理论特征;通过构建运输网络利润函数模型,作者从理论上证明了通过公路运输枢纽体系形成的多层级“轴-辐”式公路运输网络具有价格、流量与利润三方面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实现公路运输网络的规模经济。
文中以公路客、货运量为表征量分析了公路运输枢纽的规模分布特征,发现我国大型公路运输枢纽具有较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表明应加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以及西南地区的公路运输枢纽建设。
对载体城市公路客、货运量排序发现同一城市在公路客运与公路货运系统中的地位存在差异,显示出有必要分别对公路客运枢纽与货运枢纽载体城市进行规划。排序前50位载体城市公路客、货运量集中度达到全国公路客、货运量总量50%,以及载体城市规模分布维数偏高均表明应重视大型公路运输枢纽建设。
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公路运输枢纽载体城市的14项分类指标简化为3个综合因子,以此作为自组织特征映射(SOM)神经网络对公路运输枢纽体系分类的输入变量。
在MATLAB7.0.1神经网络工具箱中构建公路运输枢纽体系分类的SOM网络模型,得到44个公路主枢纽的初步分类结果,根据F-统计量检验分类效果发现将44个公路主枢纽分为3类最佳。研究表明因子分析与SOM网络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公路运输枢纽体系分类方法;中国44个公路主枢纽可分为全国性公路运输枢纽、区域性公路运输枢纽和地区性公路运输枢纽3个层次。
在传统节点重要度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基于贪婪策略的公路运输枢纽建设项目排序的新方法;
根据地方性公共产品提供的“受益原则”,提出根据公路运输枢纽的客流服务覆盖区域分配建设投资的基本方法。
实践应用表明,基于贪婪策略的公路运输枢纽规划项目建设排序方法与投资构成分配方法切实可行,可以优化公路运输枢纽规划项目建设投资决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