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在艺术实践及艺术理论的发展史上是一段特殊的时期。在艺术实践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艺术的形式变得多样,许多在以往的历史时期内不会被看作是艺术品的事物,到了二十世纪开始登入艺术的大雅之堂。比如杜尚的现成品艺术、安迪·沃霍尔的波普艺术。这些艺术实践在以前看来是不符合艺术的认知的,然而到了二十世纪却被艺术界接纳为了艺术品。因此,在艺术理论方面,涌现了诸多试图对这一阶段艺术实践发展状况做出解释的理论,丹托的艺术解释说就是其中的一个理论。本文从二十世纪的艺术实践出发,研究丹托的美学思想,归纳出丹托的艺术哲学理论实际上是一种看重艺术品之外的“解释环境”的艺术解释说。引言部分是在综合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艺术解释说”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并且回顾学界已有的对于丹托的艺术哲学思想的研究成果。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是对丹托的艺术本质观的界定。本章从探讨传统的本质主义艺术定义及非本质主义艺术认知出发,指出传统的艺术模仿论以及艺术实在论等艺术理论均无法对这些艺术实践做出解释,同时指出非本质主义艺术认知的局限性,引出丹托试图从非外显性的本质层面认知艺术的尝试。第二章从艺术解释说的本身来具体探析丹托的理论。首先辨明艺术解释过程中的五个基本元素,接着将丹托的艺术解释说同乔治·迪基的艺术体制论做对比,明晰艺术解释说同艺术体制论的不同点,最后对艺术解释说做出评价。第三章研究艺术解释所带来的后果——艺术终结。本章指出了艺术终结的三种不同含义,将丹托的艺术解释所带来的艺术终结同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做对比,得出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并不是艺术消亡的观点。丹托的艺术终结论实际上是一种艺术的解放观点,艺术的终结反而给艺术的创作实践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活力。第四章探讨艺术解释理论视野下的艺术批评实践与创作实践。在丹托的艺术解释说的概念下,艺术将进入多元主义的时代,因此,艺术的评价标准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章重点探讨艺术多元化时代的艺术评价标准问题,指出艺术的风格与种类将不再具有高下之分,在艺术批评活动中,对解释的注重将会超过对美的注重。结论部分归纳丹托的艺术解释说对于理解当代艺术的意义。艺术的创作方法将会进入多元化阶段,艺术的形式会日新月异,而艺术的评价标准也将更加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