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是指股票所代表的虚拟财富的增长与下降对人们消费、进而对经济运行所产牛的影响。文章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系统研究,并借鉴美国股票市场的经验,找出制约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因素,提出一些发展股票市场促进消费需求的措施和途径,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发展,使财富效应更有效的刺激社会有效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目的得以实现。以消费函数分析为理论基础,以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分析为主体部分,运用了理论分析、对比分析和对策探讨等多种方式,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问题进行立体透视,从中揭示了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内在机制和特征。得出了以下两点主要结论:(1)从理论分析可知:中国股票市场不存在财富效应,股市财富的变化不影响消费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负增长。(2)从Engle-Granger协整分析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结果可知: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中国股票价格指数与消费支出均呈较弱的负相关性,这说明中国股票市场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带来一定的财富效应,股票市场的不完善如股票市场规模太小等制约了财富效应的发挥,可支配收入仍然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在现阶段,用股票市场的财富效应来刺激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主张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只有努力建设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股票市场,推行“富民政策”,才能更好的发挥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制约我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发挥的因素,并对充分发挥我国股市财富效用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其他文献
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再次成为热点。传统的区域经济研究主要从区位、资源条件等层面出发,注重地区资源禀赋的开发和拓展,研究形式上没有突破区域本身
本文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文章在回顾各种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利用不同的测度指标衡量了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自1978年我国开始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先后经历了以放权让利和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为主的利益关系大调整阶段;以承包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