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生活垃圾由于其量大、面广、分散等特点,有条件纳入城镇垃圾集中处置的村庄十分有限,需要依赖农村生活垃圾小型分散处理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置。2013年开始,在“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总领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支持和推进一系列农村生活垃圾小型分散处置示范工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是,由于存在“重投资建设,轻绩效评估监管”的弊端,未对示范工程取得的综合绩效进行系统评估,优选推荐的工艺决策信息不足,加上距离城镇数公里的行政村,其垃圾到底应该送城镇集中处理还是就近新建小型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更划算缺乏决策依据,难以在全区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小型分散处置工作。本研究为了解决这些重点问题,在对广西农村垃圾处理示范工程调研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数据包络模型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情景分析等方法,开展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构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置包括不同投入指标和输出指标的3种指标情景组合,对调研的示范工程点的处理工艺进行分情景绩效评估;(2)基于绩效评估的分析结果,构建收运距离判定模型,得出决策距离阈值,给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的最大服务距离信息,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理论方法参考和为垃圾分散处理的全区推广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1)广西22个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工程点中,统计综合三种情景绩效都比较好的示范点,13个采用焚烧工艺的示范点中有10个点绩效都比较好(占比77%),5个采用热解工艺的示范点中有2个点绩效比较好(占比40%),3个采用沼气化工艺的示范点中有1个点绩效比较好(占比33.3%),微生物水洗分选绩效不是很好。(2)采取焚烧工艺绩效比较好的示范点,在污染物控制上基本都采取了水洗+布袋除尘+活性炭吸附的防控措施;采取热解工艺绩效比较好的示范点基本上都采取了热解气化+二燃室+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的标准工艺。(3)随着污染物产出指标的加入,大部分示范点绩效评估结果没有变化,小部分示范点绩效有所提高,说明虽然这一小部分示范点可能单从处理垃圾规模上不经济,但是污染物排放控制达标性较好。(4)通过距离判定决策模型计算结果,当村庄人口小于2000人时,县城集中处理设施的服务范围距离阈值应控制在7~21公里之内,即若村庄离县城21公里之内,垃圾送县城集中处理更划算,反之则就地新建分散垃圾处理设施更经济;当村庄人口在2000~5000人时,县城集中处理设施的服务范围距离阈值应控制在0.5~1.5公里之内;当村庄人口大于5000人时,建议就地新建垃圾处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