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的正义探究——当代中国产权改革的正义思辨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正义日益成为社会正义主题时,作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权利安排和制度设计,产权对维护人的生存要求无疑是基础性的。对产权内含人的基本权利要求的伦理价值观,中外思想家有较深入的论述,虽有殊异,但都认识到合乎正义的产权安排对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必要性。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之所以遇到较大的阻力,相当程度上是因为产权制度存在“正义缺陷”,没有真正实现“正当财产权的不可侵犯”,进而引致社会道德秩序上的混乱。为此,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之上,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产权思想为指导,构建一种“合于正义”的产权价值观,它应当包含“产权主体的平等性、产权获得的正当性以及产权保护的严格性”等等,且在其具体内容上能体现出“人是目的”这一价值导向。就实践而言,要运用产权正义原则对我国产权改革进行道德考量和深刻反思,譬如: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过程中所暴露出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及在此影响下国有资产的流失问题;私有经济产权对合法地位与“国民待遇”的诉求问题;城市化中农民土地产权的边缘化问题。这些现实问题需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正义对策,正义下的产权制度建设应是一个矛盾解决方向,其中所有制结构形式的完善以及构建“四位一体”式的中国特色的现代产权制度,理当看成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发展的题中之旨。 本文结构安排共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是对产权的内涵作一简要地梳理;其次,要对什么是正义及产权与之内在相关的伦理蕴涵作出论证,并对中外产权正义观予以历史性的考察且加以伦理分析比较。第二部分是重点,主要具体地论述产权正义的基本原则要素,在内容上力图体现出逻辑思维上的递进关系。第三部分的第一节是难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与建设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困境所在,对此,可以从国企产权改革所存在的典型问题而重点入手;其次,产权类型中,该对公有与私有财产各持什么样的价值态度是要另辟一节论述的,因为这些都关涉到财产权利的制度安排所要求的基本公正;最后,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保护问题是有关产权正义的重要议题之一,面对农民这一最大弱势群体,有必要建立合于产权正义的征地补偿制度。第四部分所要探讨的是正义下的产权制度建设问题,要使产权改革能真正做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义要求。
其他文献
国家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历来是执政者治国的一个目标,也是人民普遍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对未来发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各个学校都在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对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是为了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知识。很多学生因为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写作水平不高,教师要根据这一方面的不足,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提高策略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指导的时候,不仅要注重教学
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的实践哲学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在时代的新课题下提出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认识,为整个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理
本文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三家所蕴涵的死亡智慧,运用系统比较分析的方法,着重于对三家生死观、超越观和丧葬观的分析比较,落脚于传统死亡智慧对当代死亡教育的现代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