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为了扩大企业规模、占领市场份额或者迅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往往会选择并购其他企业。在国内外并购事件中,主并公司普遍支付了并购溢价,这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完善,企业并购行为受制度环境的影响比西方发达国家大;另外,由于中国是一个讲“关系”的社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也一直更为复杂,这些文化和制度方面的因素也会影响着企业的并购行为。在国内外以往的研究中,对于并购溢价的决定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财务角度、管理层与公司治理角度和市场环境角度来加以解释。目前中国关于并购溢价的研究较少,且主要还是借鉴于西方国家已有的方法,运用中国上市公司并购的数据对西方已有的研究进行一定程度的论证。很多实证分析往往更重视对目标公司的讨论,而忽视了主并公司的影响。且关于制度因素对并购溢价的影响较少,已有研究并不能很好的论证中国高溢价并购的原因。已有相关研究中,对于政治关联对主并公司支付的并购溢价的影响研究较少。由于国外研究中的政治关联与中国特殊政治制度下企业建立的政治关联对企业的影响并不相同,因此得到的结论并不适用于中国企业。而国内已有研究没有考虑到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的政治关联对其并购溢价的不同影响,且没有考虑市场化进程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因此相关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政府干预理论和寻租理论,企业建立政治关联,一方面能够获得政府为其提供的各种好处,比如优质并购资源、更低的并购资金成本等,但另一方面,中国企业的并购也要受到政府的干预。因此本文拟通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模型从理论与实证方面深入分析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主并公司拥有的政治关联对其支付的并购溢价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从理论与实证方面丰富了对影响中国企业支付的并购溢价因素的研究,从现实意义上来说,也为政府如何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考。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基于转型背景下的中国市场,提出了政治关联对主并公司支付的并购溢价影响的理论框架。由于政治关联能够帮助国有企业获得更多的并购资源,政治关联很多时候能够使企业对主并公司进行利益输送,同时又能作为一种替代保护机制保护其不受政府的侵害,因此政治关联对国有企业并购溢价有反向作用。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政治关联使其能够获得更低的资金成本,从而可能为盲目扩张支付更高的并购溢价。对于市场化程度对政治关联和并购溢价的交叉影响,由于政府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影响不同,因此会得出不同结论。⑵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4年发生的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从主并公司角度研究其拥有的政治关联对其支付的并购溢价的影响。区分了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来研究其政治关联对并购溢价的不同影响机理,分别研究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对其所支付的并购溢价的影响。另外,由于市场化程度越低,政府干预越强,企业更容易建立政治关联。为探讨市场化程度对并购溢价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将市场化程度引入政治关联与并购溢价的研究模型,分析主并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于政治关联对并购溢价影响的调节作用。同时,为进一步研究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的不同,本文将国有企业分为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两个子样本,对本文的研究进行进一步论证。⑶国有企业政治关联会导致其支付更低的并购溢价,而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会导致其支付更高的并购溢价。由于国有企业并购主要为政府主导下的并购,相较于民营企业来说,政府对国有企业进行的并购干预较大。从政府掠夺之手来看,由于国有企业会承担更多的政策性负担,因而国有企业并购很可能为了解决当地就业问题特别是亏损国有企业的就业问题而向目标公司输送利益而为价值较低的目标公司支付更高的并购溢价。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政治关联能够作为一种法律保护的替代机制,来保护企业的产权免受政府损害,从而降低其支付的并购溢价。而从政府支持之手来看,政治关联能够使企业获得政府的支持来做大做强主并公司或者完成产业升级等战略性目标,政府愿意为其注入优质企业,进行利益输送,从而也可能因此支付较低的溢价。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政府干预对其影响较少,但政治关联强度越大,企业进行盲目扩张的动机就越强,从而可能支付更高的并购溢价。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能够减少地方国有企业政治关联对并购溢价的影响,但市场化程度对于中央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对并购溢价影响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⑷将制度因素引入到并购溢价研究中,具体从政治关联角度分析制度因素对并购溢价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主并公司的政治关联对并购溢价的不同影响机理,发现国有企业政治关联程度越高,其支付的并购溢价越低,而对于民营企业的研究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本文进一步地将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产生的影响考虑进去,讨论市场化进程对于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发现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市场化程度对政治关联和并购溢价交叉影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