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各国对普通高中教育十分看重。因为普通高中阶段的教育处于特殊的地位,连接着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使各国普通高中教育事业卓越发展,世界各国加大了素养教育的力度,争取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质人才。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关注“素养”的培育问题。为了应对国际发展趋势,素养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中流砥柱。“互联网+”时代,普通高中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是信息技术素养,这个问题是世界各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重大趋势,同时这一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正在我国形成新的一股研究热潮,引起学术界诸多讨论,并在学校实践层面引起了诸多变革。信息技术素养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提升我国素养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水平、增强我国人才国际竞争力和复合能力的保障,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素养教育的实施具有指导意义。我国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与世界普通高中的素养教育在目标和理念上有很大的差异。当前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素养的培育通过信息技术这门单一课程,这与国际未来人才培养标准不符。现如今我国普通高中生素养教育存在严重问题。在思想观念层面上,信息素养和技术素养进行分离式的处理。而实际上,在这个大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素养与技术素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渗透,是密不可分离的。单独具备某一种素养或者是将两种不同的素养分开掌握都不利于这个时代的人才培养观念,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研究为了符合“十三五”期间对我国对普通高中教育施行普及化的目标要求,从“互联网+”这个特殊时代的人与人才出发论述我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素养教育。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论述信息技术素养教育问题。引入信息技术素养教育这个概念,来替代单一的信息素养或技术素养。探究信息素养、技术素养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弥补了我国素养教育的“重技术”而“轻素养”以及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