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世纪下半叶的“后学”大潮中,经典后殖民理论以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强烈的政治批判性显得格外耀眼。但由于研究主题的偏重不尽一致,不同理论家的理论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以“集体无意识”、“凝视”的辩证法、庶民性政治三个角度为切入点,分别讨论了萨义德、霍米·巴巴、斯皮瓦克的后殖民理论的向度。 本文认为,萨义德批判的是东方学和文化背后的西方霸权主义,霍米·巴巴重构的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主体间性关系,斯皮瓦克解构的是庶民性政治中的权力与共谋。本文试图在后殖民理论的差异向度中,探讨理论家共同的文化焦虑和理论抱负,以及人文学者所应该承担的政治伦理责任,最后得出结论:经典后殖民理论是“共声的喧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