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失真现象透析——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例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pgis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回应,更是适应社会对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但现今的课堂教学却背离了其本真的追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多数教师积极响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但由于对其理念理解的偏差,造成了生搬硬套、形式主义、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等现象。  理论研究者对小学课堂教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的目标、主体、交往、评价、环境和提问等某一方面,而以课堂教学失真为主题的研究较少,系统分析课堂教学失真的研究并不多。并且作为行动研究者的教师也囿于实践现象的简单描述,缺少对现象的深层思考和分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践中存有的问题。因此,基于此现象,本研究从系统的角度来阐释小学课堂教学失真现象,通过对现象的深层思考和分析,力求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小学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的策略,促进课堂教学回归本真,焕发生命活力。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本真和课堂教学本真、失真和课堂教学失真进行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从目标、内容、主体、过程和评价五个方面彰显课堂教学的本真追求。第三部分,从五个方面举证了部分课堂教学失真案例。目标方面顾此失彼,出现过分注重现成的知识,淡化“双基”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贴标签等现象;内容方面出现脱离教学目标的实际、知识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等现象;主体方面非此即彼,不是以教师为中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方面简单处置,出现教学流程按部就班,教师对预设之外的情况无所适从等现象;评价方面功能单一,出现只重视智力或答案等现象。第四部分,基于举证的失真案例,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三个角度探索回归课堂教学本真的策略。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从增强职业道德、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等方面努力。学生方面,注重发挥其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管理方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从创造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巧妙处理违规现象等方面入手。第五部分,呈现一节精彩的课堂教学案例,并加以评价,凸显本真课堂教学的追求。
其他文献
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二十一世纪,开始了各个行业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尤其是信息传媒等高新技术行业。当今社会,商品的质量不再是人们唯一关注的重要因素,消费者更多的开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