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讯事业的发展,移动电话日益普及,由此引起的移动电话射频辐射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问题倍受瞩目。移动电话的工作频率主要在800MHz~2000MHz,属射频波段中的微波段。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Non-Ionizing RadiationProtection,ICNIRP)将4.0W/kg作为射频电磁场(简称射频场)暴露的安全限值。然而,有报道称低于该标准即低强度的射频场已能对生物体产生影响。因此,确定一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射频场暴露标准值已成为当务之急。 射频研究领域中使用的辐照模式、细胞类型和检测指标的不同,以及分析体系的多样性,使研究结果缺乏可比性,但主要原因是对射频场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不明确,导致无法确定专一的、与损害发生相关的暴露参数。所以,迄今尚未得出移动电话射频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明确结论。作为一种可能的刺激因素,移动电话射频辐射即使没有引起宏观上明显的健康效应,细胞和分子水平的变化也可能已经发生。因此,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射频场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无疑是揭示射频辐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效途径。 研究移动电话射频场的作用机理首先应明确细胞是如何感应射频场的。已有研究结果提示电磁场的生物学效应有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的参与,但电磁场如何活化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尚不清楚。一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