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Nunan(1991)指出:“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是至为关键的,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的组织与传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因为它本身还起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使用的示范使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又一重要途径”。教师话语的数量和质量会影响甚至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Hakansson,1986)。国外学者对教师话语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大多注重其作为语言输入所具有的种种特征,如语速、语调、词汇、句法、语篇方面的调整(Chaundron,1988),而且许多研究局限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近年来国内也开始关注教师话语,但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大学英语课堂以及教师话语的语言学特征。本文以Krashen的输入理论以及以Carl Rogers为主要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录制的《百节名师风采课》中北京市六位高中高级教师的课堂语料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收集法、观察法、与实例分析法结合课堂气氛对各位教师的教师话语的速度、准确度、数量、及其他因素如提问、指令、评价、纠错、打断、重复等进行研究,总结值得学习的成功运用之处以及注意避免的地方,为高中英语教师改进教师话语、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在对教师话语各因素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后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教师话语直接影响课堂气氛,合适的速度、高准确性、高效提问、积极的评价、技巧性的错误处理、适时打断及必要性重复等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从而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的结果针对高中英语课堂的教师话语现状建议要改进课堂气氛并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作为英语教师,要注重教师话语作为语言输入的重要性,确保语言的可理解性和准确性,问题难度的适度及层次性。在实施教师话语的过程中,要重视并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在发布指令、提问、评价、处理学生错误、重复及打断时尊重学生,使学生体验安全感、成就感,在快乐中积极习得语言。另外,作为英语教师,还应该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并不断进取,培养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应该重视教师话语及其运用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目前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