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人群数量剧增,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骨科临床的疾病与影像医学结合最为紧密,简单的桡骨远端骨折,X线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但是当骨折损伤严重、粉碎程度高(骨折块缺失、压缩、重叠、嵌插、旋转及韧带损伤)时,医生会受到较大干扰,无法对骨折损伤严重度、分型和是否稳定等问题在第一时问做出精确的判断,此时则需要联合运用X线与CT扫描检查。文章通过探讨螺旋CT多层扫描、三维重建成像和X线检查在复杂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来比较这三种检查方法各自的优缺点,为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江苏省中医院放射科的PACS系统及住院病例系统,收集2013年09月~2015年02月期间门急诊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像资料,按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做成原始数据保存。共收集30例患者,32处桡骨远端骨折,所有病例均有X线、CT平扫和三维重建影像学资料。通过桡骨远端骨折影像学在桡骨远端骨折AO分类法的分型差异的对比,并使用SPSS 16.0分析统计临床数据。结果:文章通过相同的骨折部位,不同的骨折处数、AO骨折分型的指标比较出三种检查方式的优缺点:CT检查发现的骨折部位数、骨折处数和AO的分型准确性都高出X线正侧位检查,降低了客观因素导致的误诊和漏诊几率。X线片检查受到平面空间限制大,灵敏程度降低,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假象,此种假象往往存在于隐匿、可疑、无骨折等类型。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这些假象的判断中,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优势更突出,与X线检查结果的统计学差异为(p<0.05)。结论:由于X线检查结果有一定的假象,且假象往往存在于隐匿、可疑、无骨折、骨折块旋转等类型。那么在复杂性的桡骨远端骨折损伤的诊疗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就凸显出来。它可以作为X线片正侧位检查的有力补充,甚至可以说是最后的防线。很多的医疗事故是由错诊和漏诊导致,随着医学影像学的不断进步,当遇到有外伤病史、阳性体征,但X线片检查结果争议较大的患者时骨科医生应该耐心说服患者行螺旋CT扫描检查(必要时三维重建检查),提供给每一位患者最优质的诊疗服务,降低因漏诊、错诊而发生的医疗事故。在此次收集的病例中,我们发现术前的螺旋CT和三维重建检查结果显示部分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一些细节情况与我们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手术视野所观察的骨折情况基本一致,而X线检查结果所显示的骨折情况与我们在手术视野中所见不尽相同。所以,CT检查更加贴合临床实际,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只有以明确的诊断为前提制定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和最大限度的恢复腕关节功能。